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正我与杨谔相交已十几年,他每有新著问世,总不忘在第一时间送我一本,打开书柜,一一数来,已有十来册,这些著作自然也成为他人生旅途中严谨治学、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不断超越的闪光印记。最近,我又收到他赠我的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书法问答》。  相似文献   
2.
贾敏 《江海纵横》2005,(4):34-34
陈鸣树教授所著《文艺学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后记》写道:他曾经应章培恒教授的邀请,在“古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班”上,以书中《资料的实证性与思维的超越性》和《理论框架的建构》两章作讲演,听众反应热烈。下课时有研究生对他说:听了你这番演讲,我回去得把文学史的构架和目录全部改动了。可见讲演的内容感人之深。这使我想起元好问的诗句:“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说的是,刺绣工艺的高超技巧与针法,定要秘而不传。鸣树先生这本书恰好是对这诗句的叛逆,把文学研究的科学方法与饱含实践经验的诀窍公开流布,真正是金针度人,启迪后学。  相似文献   
3.
雷电 《唐都学刊》2010,26(3):F0002-F0002,F0003
至今依然能清晰地记得,1993年新年刚过的一个寒冷的夜晚,在陕西作协大院破旧的平房中采访因《白鹿原》刊出而引起关注的陈忠实先生的情景。不算明亮的电灯下,陈先生回答我的一个个问题时从容和沉静的神情,还犹如隔夜。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研究性学习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并加以实验研究。然而,由于我国的现实国情、考试制度及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础教育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因此,在大学本科低年级学生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系统教育和训练,便具有了极为重要的承前启后过渡性意义。卢卓群教授于1993年始便致力于大学本科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实验,在湖北大学中文系进行了三轮实践,1999年起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系继续推广,历经八年的摸索、实践,再摸索、再实践,形成了一套逐步成熟和完善的教学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卢卓群教授在实践…  相似文献   
5.
青原行思和菏泽神会都是佛教历史上传宗立派的著名人物,禅宗史书记载他们之间有一则著名的"神会来参"公案."神会来参"公案中菏泽神会向青原行思讨教的正确表述,应该是"和尚此间莫有金针与人么",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和尚此间莫有真金与人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