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再议“革命军起、革命党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订正相关史实 ,厘清原初意义的基础上 ,试图着重说明“革命军起、革命党消”这一口号之所以在辛亥民初产生重大影响 ,与当时普遍流行的“革命党非政党”的观念及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践有紧密关联 ,而这一口号的长期为人诟病 ,则与孙中山重组、改组国民党时对辛亥革命的总结及后人有关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整体记忆有关  相似文献   
2.
3.
朱启钤是清末民初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与北京城关系尤其密切。本文运用清代档案及未刊函电,揭示了朱氏在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处理瞿鸿禨儿子组织革命党事件之经过:跟随徐世昌办理京师巡警及东三省蒙族事务等新政;辛亥革命后,又被袁世凯拔擢,充当交通总长、内务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拥护袁世凯称帝,并亲自动员瞿鸿禨任职政事堂等史实。最后还对朱启钤在民国初年对古都北京的城市改造的贡献予以评说。  相似文献   
4.
唐仁 《领导文萃》2013,(2):85-88
60多年前.蒋介石败走台湾。凭军队人数、武器装备、经济实力……他哪方面不超过中国共产党?可是,他最终成了一个失败者。面对失败,蒋介石是如何检讨的呢?  相似文献   
5.
游劝荣 《领导文萃》2008,(14):15-18
(一)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选择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在自觉认识、认同中国共产党人的主张的基础上。以前赴后继的牺牲,用生命和鲜血作为“选票”.对中国共产党表达了支持和拥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和维持其执政地位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6.
纵观 50年来的黄兴研究 ,学术界对辛亥革命前黄兴的表现 ,一致给予了充分肯定 ,认为他在组织革命政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展革命宣传 ,以及筹集革命经费等方面 ,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为推进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者的分歧 ,集中在民国初年。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 ,对黄兴的言行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从而在评价上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观点。有的说黄兴“日以右倾” ,有的说在他身上妥协性“已占了主导地位” ,“随着他革命意志的衰退 ,在组织上也走上了分裂的道路。”影响所及 ,在人们眼里 ,黄兴就成为当时右倾路线或称妥协派的代表…  相似文献   
7.
臧凤华 《中华魂》2011,(1):68-70
近读两篇奇文,皆出自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教授之口、笔。一篇题为《中国到了非大力推进民主不可的地步》,是与某报记者的对话,发表在《南风窗》,2009年10月27日《文摘周报》转载;一篇叫做《党有自身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发表在《学习时报》第534期,2010年5月5日新华网转载。敝人读后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8.
我们党可以说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了我们党的与时俱进、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干部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一座城市选择学习就是选择发展。我们党可以说从革命党到执政党,领导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体现  相似文献   
9.
试论孙中山的政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曾提倡政党政治。但民初政党政治的失败使孙中山政党观发生变化,转而主张建设革命党并付诸实践。革命党政治的实质即是以党建国,以党治国,一党治国。在近代中国,这种革命党政治,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果缺乏有效的制衡与监督机制,就有可能演变为一党专制,一党独裁。  相似文献   
10.
在鲁迅精神史上,民国理想和"民元记忆"是一个刻骨铭心的精神事件,也是鲁迅创作深层意识中难以抹除的历史烙印。鲁迅先后创作的《药》、《头发的故事》、《阿Q正传》三部与民元革命相关的小说中,分别塑造了的夏瑜、N先生、假洋鬼子三个面貌各异革命党形象。这三个革命党形象出现在民国革命的不同阶段,体现出民国革命不同时期的革命观念和精神状况,成为鲁迅探讨民国理想失落和民国来源失传的形象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