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6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Do people think individuals with Substance Use Disorder (SUD) have freewill? How does addiction science inform views on the issue? We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senses of freewill: 1) libertarian freewill , in which freedom turns on a particular metaphysical conception of action (sometimes operationalized as “could have done otherwise”), and 2) compatibilist freewill , in which freedom depend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psychology and her actions (e.g., “was the act what she wanted to do?”). We argue that, in different ways, scientific accounts can impact conceived freewill by linking addictive behavior to mechanisms that observers view as peripheral to the actor ( motivation modularity) . While a variety of impacts on conceived compatibilist freewill are plausible, we argue that contemporary addiction science has no direct bearing on conceived libertarian freewill. Addiction science may, however, indirectly impact conceived libertarian freewill by priming an explanatory framework in which intention is superfluous (especially materialism).  相似文献   
3.
马恩有关悲剧的理论是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落后阶级、反面人物能否作为悲剧人物来写;如果可以,他们身上有没有喜剧因素;恩格斯关于悲剧的论断是不是对所有悲剧本质的概括.认为运用变换主体视角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为把人物归入不同的主体,其面对的客体会发生变化,潜藏在同一人物身上的悲剧性、喜剧性就会得到不同的突显.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文字与民族思维方式跨文化研究中的不足 ,扼要分析了潜在的成因 ,着重探讨比较了中西民族典型思维 (西方二元分析思维与汉民族整体思维 )在西方字母文字 (以英文为例 )与汉字音、形两大物质特性与意义概念结合上的反映 ,认为正确对待文字与思维之间的客观关联 ,不仅能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字功能 ,而且有利于我们从中认识和挖掘各民族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 ,促进跨文化交流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5.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对于文学主体间性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的文艺学研究摆脱本质主义倾向和二元论思维方式 ,从而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按照这种理论 ,文艺活动就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 ,而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 ,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 ,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大乘无量寿经》残卷进行了翻译和校注,指出西夏本与现存两种汉译本均有差异,其所据藏文底本可能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8.
9.
从二元论到二重性:布迪厄社会观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迪厄反对将社会看作实体性的物质结构,以为这一结构能够被感知和触摸;也反对将社会看作是种种表象和意志,呈现于主体性的感悟中.进而言之,他反对在社会与个人、物质与精神、结构与行动等二元论范式中寻求社会所在.就此而言,布迪厄的社会观,是将社会看作是实践者及其文化所型构而成的有机生命体.这一特定的社会观,建基于他对"doxa"概念的阐释.场域与习性则构成了一种具体的二重性存在.由此,布迪厄展开了其唯物主义人类学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一二元统一说建立在感物说、天人合一说和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想的基础上,承认一元论的宇宙观是根本前提,人与自然两分、各自独立存在的二元论思想不能颠覆一元论的宇宙观,实际上居于二级视野,是分析哲学意义上的概念,这样就从学理上化解了一、二元论长期对峙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