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6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世界史如何从分散走向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是人类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 它推动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统一。这期间世界史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丰富的内容,在 研究过程中学术界形成了许多新的观点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高级中学《世界历史》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囿于史料和研究视角所限,从世界史视角对回鹘的分析研究尚不充分。吴于廑先生的"世界历史上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三次大冲击理论"对考察回鹘的历史作用颇有启发。一是回鹘与其他游牧或农耕民族的商贸和朝贡活动具有世界性影响;二是回鹘装饰风格或母题具有世界性的多种渊源;三是回鹘十二兽历法对伊斯兰历史学家产生重要影响;四是回鹘对丝绸之路的贡献也具有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2011年中国世界史的研究进展作了梳理,并对2011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转载论文和全年索引作了分类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自民国元年《新教育方针》颁布,湖南宁乡人傅运森以国文编撰《东西洋史讲义》以来,中国世界史编撰体系的发展与建设已经走过了一百个年头。《东西洋史讲义》结束了国人在国文和经史领域之外的诸多学科大半采用外人译本的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学人在不同时域有过不同的建树,为中国世界史编撰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作出许多贡献。时至今日,以科学方法与近代范畴为基本要素,厘清中国世界史编撰走过的一百年的历史进程,在珍惜中国世界史研究伟大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编撰体系,不仅具有时代定义,亦有学术研究上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6.
正在日本有一段时间,只要休息,邻居家的一位日本大学生土屋便来拜访。来了很客气,一番谦恭之后就是请教问题。这些问题五花八门,比如:宋江是不是刘备的结义兄弟?"韦编三绝"是什么意思?八旗是哪个朝代的等,大体都涉及中国历史和文化。于是我问土屋:"你问这些问题不是出于爱好吧?"土屋不好意思地挠挠脑袋:"的确不是。我问这些,是因为想当警察。"这倒是很新鲜的事儿。看我不大相信的样子,土屋递过  相似文献   
7.
8.
刘文鹏先生(1931—2007年)是我国著名世界史学家、埃及学专家,中国埃及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刘先生的后半生及其主要学术成就都是在一个边陲城市、一个没有任何世界史研究基础的大学中完成的,内蒙古通辽市、内蒙古民族大学更是见证了他“经难为之时,历难为之地,治难为之学,成难为之功”的一生。本文在缅怀刘先生的同时,旨在激励其弟子和后学者继续完成他所开创的中国埃及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而世界历史知识历来是大学教育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随着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学生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而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这些知识为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途径.学好英语,掌握语言知识;放眼世界,培养前瞻意识,两者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全球经济、政治发展势态,为积极应对全球发展困境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史理论的一脉传承,而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不断变迁、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何在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寻求思想与观念的更新,则成为推进国家建设的根本所在。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史理论为背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为依据,深入探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世界性体现与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