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3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15篇
社会学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田大作提出把人的心与心联结起来的“精神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新道路,从他坚信“内修”的东方文化价值、身体力行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重视民众力量和价值三个方面,可以领略池田大作旨在通过沟通东西方文化、推进建立和平世界的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东西文学作品的对比分析了东西文化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敬告作者     
正《东方论坛》是由青岛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报,双月刊,逢双月刊出版,主要栏目有:东方文化、哲学研究、文学研究、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图书评论等。本刊坚持学术性、创新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初期英国人热切关注东方文化的氛围中,伍尔夫不仅从有关东方和中国的文艺作品中体验、感知和想象东方人人与自然共感的审美思维和恬淡宽容的性情,而且借"中国眼睛"表现了她对文学创作的全新感悟,用中国式超然自如的创作心境、淡泊宁静的人物性情和天人合一的审美视野,创建了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5.
叶红心 《现代妇女》2014,(10):328-328
本文在对博弈心理透视的基础上,对东方文化心理对博弈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对管理中的博弈实践带来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敬告作者     
《东方论坛》2009,(6):F0003-F0003
《东方论坛》是由青岛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报,双月刊,逢双月出版,主要栏目有:东方文化、哲学研究、文学研究、史学研究、经济研究、法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图书评论等。本刊坚持学术性、创新性,倡导学术自由、百家争鸣。欢迎学界同仁惠赐佳作。为适应编排规范化的要求,敬请作者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以后两次中西文化论争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文化问题是中国思想文化界常盛不衰的课题,中西文化之争贯串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全部历史."五四"之后,20世纪20年代由"东方文化派"挑起了"东西文化之争",30年代由中国文化建设道路问题上的"全盘西化论"和"中国本位论"引起了"中西文化之争".这两次大论争的实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道路问题.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指明经济上、政治上的中国社会变革之路以及中国文化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8.
严歌苓的《扶桑》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移民画卷。各色各样的移民在异国他乡艰难地生存,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她们的生存更为艰难,尤其是在东西文化冲突的夹缝中,女性移民们在困境中为了生存不惜将自己当货物出卖。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是新世纪中国和世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五个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从"妖魔化中国"走向文化对话以消除误读;文化霸权主义的终结与文化多极多样化的提出;文化整体创新是"国家软实力"提升的标志;反对"去中国化",坚持东方文化世界化;生态文化的启示与精神价值整体创新.  相似文献   
10.
对世界各种文化长期共存、共同发展战略作历史和文化的诠释。从走向历史深处和走向文化深处上讨论东方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 ,从历史———文化上阐述了在历代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因素的世俗化进程 :政治世俗化、宗教世俗化、科学世俗化、文化世俗化 ;从文化———历史上阐述历史世界和超历史世界在东方文化和现代化问题上的不同境际。认为东方文化的历史赓续方式之一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诠释。人文价值在于人从外部取得自由及其在内部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