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鲁迅小说问世不久,即有“满戴着中国的土气”的好评.其余文与其家乡的历史背景、乡风民俗、民间文艺及方言土语等方面都有承传关系.不仅其总题旨,不少篇什中的分论点,多有从家乡热土中孕生的宝贵经验和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2.
理解祥林嫂意义时,现代性价值立场的确立使得封建意识形态作为具有标出意味的整体被区隔出来.这种视域将祥林嫂身处其中的三重文化空间理解为封建意识形态与现代性的二元对立,并导致祥林嫂与"我"之间对称性的叙事一直未被言及.事实上,祥林嫂意义的复杂结构正表现为发生于山里文化空间与鲁镇文化空间之间的悲剧命运,由来自外面即第三重文化空间的"我"所讲述.从这个文本现场出发,我们或许能获得祥林嫂出走的现代性启示,还原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俗与国法是在传统中国特定环境下维系地方和谐稳定的两大重要力量,长期互相调适,和谐共生。在处理家族财产继承时,二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和西方法理的输入,《中华民国民法·继承编》于1931年起颁布施行,但由于立法精神与中国社会文化尤其是农村乡俗存有诸多扞格,由之在处理继承权纠纷时产生了诸多问题。本文以农村财产继承权利为中心,以贵州清水江流域产生的天柱文书记载的天柱县龙映姜、杨翠桃关于继嗣田产之争的历史个案为例,分析《继承编》在具体施行当中的困境,并探讨国法、乡俗乃至乡情在维系地方和谐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风俗学起源于<诗大序>.风俗与民俗范畴相近.巴蜀民俗不仅仅指巴蜀乡俗.巴蜀乡俗曾为中华风俗贡献许多新内容.  相似文献   
5.
武汉环城游憩带(ReBAM)乡俗产品的开发,一方面要深度拓展乡村休闲游产品体系,另外一方面要强化与城市圈内其他城市之间的乡村旅游联动开发,着眼于在武汉城市圈旅游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从更高层次定位产品分类,坚持差异化发展,以确保产品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同时,不断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包装升级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赵式铭诗歌在精神上“唤醒昏夜”的命题,论证其在传承求变中的民族情结和文化意蕴及其在云南民国时期古诗创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立足新时代乡村实际发展境况,厘清乡土文化传承内涵,探索文化凝心聚力之道,对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伦理学视角,探究乡土文化传承的内涵与方法,应从乡村文化共同体的整体视野出发对此加以审视.具体而言,需从乡村伦理的主体叙事、乡村伦理的传统认同以及重塑乡村伦理共同体三重维度入手予以系统考量,协同把握乡土文化传承的伦理意蕴和价值路向,其将对我们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语境,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家庭合法财产的分割包括“分家”和对“遗产”的处理两种形式。“分家”是农村生活中一种源远流长的活动,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模式,历史地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遍效力的乡俗民约。同时,“分家”的含义往往扩大化,涵盖了“遗产分割”的概念和形式。本文从社会学法学的角度,运用访谈和参与实例的方法,以山西省平遥县段村镇段村为对象,对其家庭财产的分割规则、类型、仪式、程序、信条等进行了实证调查,以期理解“分家”这种乡俗民约的内涵,透视“现实中的法律”所反映的伦理、秩序和文化。  相似文献   
9.
柴冬冬 《南京社会科学》2023,(7):105-112+141
展示乡俗是当代中国短视频文化的重要内容,其表征了一种新的民俗文化叙事范式。乡俗是作为历史流传物置入到由短视频所构建的文化理解和阐释语境之中,进而发生意义生产与变更的。从可读的流传物到可看的流传物的转变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这使乡俗成为了景观生产与视觉展演活动,并导向了一种以参与、体验、消费乡俗为内容的视觉场景和以观看乡村文化为本质的视觉生活形态的出场。乡村想象对受众日常的构建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这种想象活动的蔓延使乡村文化成为了视觉怀旧的领域,并孕育出了一种以乡愁为纽带的情感共同体。短视频文化与乡俗的耦合既推动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与革新,也谱写了一种新的情感民族志,对理解互联网时代的民族(乡民)生活世界变迁有积极意义。但短视频文化对乡俗的生产也要避免被资本、媒体等裹挟,维护其价值正义应当坚持乡俗的活态性文化定位,坚持诠释学关系与美学意识作为再生机制,坚持间性关系与伦理意识的调解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