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2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统计与经济》2006,(4):F0002-F0002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以下简称宁东基地)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东南部,横跨吴忠市、灵武市和盐池县,规划面积约3500平方公里,区域内煤炭资源富集,供水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体系完善,既靠近城市,又不占用耕地,具有发展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的优越条件。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7,(6):40-45
国家治理体系由治理主体、理念及方式三大核心要素构成。与之对应,当下中国治理体系呈现出党主导开放型政党制度日趋成熟、从"管理"向"治理"的理念转变深入人心、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主导治理方式的时代特征。一党主导保证了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迅速发展、治理理念造就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法治路径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未来我党的执政治理能力、国家治理方式及全面依法治国事业仍需要不断提升和推进。  相似文献   
4.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缺乏政府管制的高度自由化、金融衍生品市场迅速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全球化形势下危机的广泛波及性。针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影响,应采取坚持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全球金融体系更趋合理化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疯狂主妇》剧中,文化女性主义思想贯穿始终。剧中四个女主人公人生境况、际遇各不相同,但她们的每一段故事都表现出女性的独特价值,诠释了一种理念:即,母性思维、平和的关爱是最有价值的伦理。剧中女主人公反败为胜或带领家人走出困境,彰显了女性优越论思想,是传播文化女性主义、重估女性价值的诉求。  相似文献   
6.
“人性”新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人性问题的提出乃源自人“形而上”的思维倾向,人性是什么?人性如何?古今中外人们对此作了不同的定义和界说:中西人性论有着各自的路径、内容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当前则有“社会属性说”、“两性说”、“共同本性说”三种主要的人性论。总结中西人性探究的理论得失.可知合理之人性探究应遵循的若干基本规则或前提。而人性的新的理论界说可以为:追求生存优越。  相似文献   
7.
分析《我的光辉生涯》小说中心人物西比拉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表现出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态度,既向往爱情又诋毁贬低爱情。根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过度补偿个人身上的自卑感就会夸大个人本身的自尊,通过贬低他人、抬高自身地位来维护自己的优越感。针对西比拉扭曲甚至变态的人格,利用阿德勒的自卑理论分析西比拉身上的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而解释她极端的世界观和爱情观,更进一步指出西比拉悲剧人生的心理症结。  相似文献   
8.
保罗·泰勒的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尊重自然.该伦理观作为以生物为中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同以人类为中心的伦理观形成对立.它主要由三个基本成分所组成:具有世界观性质的理论前提或信仰体系、基本道德立场、一组规定义务的行为规则与品行标准.以生命为中心的自然观作为理论前提构成保罗·泰勒的伦理观的基础,而这种自然观本身又是由以下信念所组成:把人类视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成员,认为自然界是有机系统,认为个体有机体是目的论意义上的生命中心以及对人类优越论的否定.  相似文献   
9.
<正>值我校纪念师范教育110周年之际,以"百年师魂"为主题的岭南师范学院校史展馆落成,于2014年12月20日正式揭幕开馆。校史馆内容丰富,共分为四个篇章,全景式地展示了学校从事师范教育110周年的历史进程和办学现状、办学展望。"天南重地,古韵今风"大画幅展示了学校处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优越地理位置。学校与湛江市瑞云湖、寸金桥公园两大城市主题公园相毗邻所形成的"一湖一园一校"的独特的优美周边环境,展示了学校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魂,建设"绿树成荫、香飘四季、花不间断、文化品味、师范特色"理想家园,实现"人在哪里,教育在那里;景在哪里,教育在那里"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