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佤族学生升学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佤族学生,分析云南农村地区中小学佤族学生的升学状况、学生升学愿意的性别差异、升学意愿的教育阶段以及影响升学意愿的因素,并基于调查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巴饶"是佤族有一定影响和特色的支系,它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言之,萌芽于西汉,最终于明清之际形成,是佤族社会受自然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云南沧源独特的佤族文化资源,选取中国最后的原始部落——翁丁佤族村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翁丁佤族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及其价值解读与展示,遴选出可用于做旅游工艺品的系列茶具作为创新设计对象,重点围绕翁丁佤族的自然景观、民风民俗、杆栏式茅草屋建筑、佤族的牛头崇拜、沧源崖画及茶文化等民族文化资源,设计开发可用于旅游纪念、收藏和馈赠的两组翁丁佤族特色的茶具系列.  相似文献   
4.
从民族志和考古学资料看中国国家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中国国家起源的特殊道路,以往多有忽视民族学观点与方法的倾向,本文在填补这一不足时,引入酋邦理论的框架,认为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存在一个酋邦阶段,直到19世纪前处于不同时间链环中的云南西盟佤族、德宏景颇族、西双版纳傣族的政治结构还代表着酋邦制的一种发展序列,此序列与史前中原由原始社会向文明和国家转化序列的几个阶段对应。本文力图将民族志史料与考古学推测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论题做了深入的阐发  相似文献   
5.
王世雄 《社区》2008,(35):29-29
“叫谷魂”是佤族敬祈丰收的一种祭祀活动,意思是将谷子的魂叫回来,让它粒粒饱满,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  相似文献   
6.
龙鳞 《学术探索》2005,4(5):119-123
佤族的灵魂观是佤族的意识形态和精神世界,对佤族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佤族的病患观衍生于佤族的灵魂观,是佤族灵魂观的延伸,与灵魂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佤族的病患观决定着佤族人民对疾病的治疗态度、治疗方式和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7.
李莲 《学术探索》2007,(1):82-87
木鼓是佤族文化的表征,是佤族传统社会人们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标识,是佤族民族文化认同和张扬的载体。它作为佤族传统文化网络系统的结点,粘合着诸多文化要素,是精神、物质文化的沉淀。佤族木鼓具有原始而神圣的文化特质,叠加了诸多文化内涵,是一个象征综合体,它象征着佤族原始宗教中的主体神木依吉,同时又是佤族生存繁衍的崇拜物,是“生”的象征,心灵的守护屏障,凝聚着佤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木鼓的功能,因其丰富多样的象征意义而呈现出多重性,主要具有守护的功能,祭器的功能,凝聚族人促进民族认同的功能,振奋民族精神的功能,以及现代社会生活中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澜沧江以西与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崇山峻岭之中的佤族,在社会生活中特别崇拜牛。牛崇拜是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的山地农耕民族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佤族民间故事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多样,具有独特性、生动性和可感性,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信仰的反映、传统伦理道德的折射、审美追求的体现、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妇女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佤族文化与傣族文化之间产生互动和对话由来已久,并且在某些区域内广泛而深刻地互相渗透着,形成两种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西部地区的佤族文化就是这种和谐共生的典型,既是具有傣族文化特点的佤族文化,同时又是具有佤族传统文化特点的傣族文化。佤族寨桩就是这种辩证和谐文化形态的典型标志,其名称、内涵及功能都暗含了民族文化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