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时期的诗歌创作曾一度将诗语的典雅奇异推向一种极致,随后开始了面向生活语言的俗化的回归,一直发展到当下的“口水诗”,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与此同时,以歌词、短信等为代表的社会生活俗语,却出现了全面诗化的现象。诗语俗化和俗语诗化的文化背景和动因,可以概括为诗的娱乐化和娱乐的诗化。一方面,俗语作为娱乐的一部分需要审美的诗意元素的参与;另一方面,诗歌为了迎合娱乐和市场的需要则选择了全面俗化,诗语的俗化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2.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和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相似文献   
3.
正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好日子,也是一个庆祝一年好收成的丰收节日。现在的年青人都知道,吃月饼、赏月是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不过,在湖北恩施建始土家族过中秋节时还有一个风俗习惯,已经渐渐地被人们遗忘了,那就是摸秋。摸秋的由来已无法考究,但建始在清代就流行这种习  相似文献   
4.
饱汉不知饿汉饥:一个人如果非常饥饿,他就会出现低血糖,典型的症状就是心慌、大汗,这就是饿汗,但如果你吃得太多就会引起胃扩张,这时人也会出现大汗,这就是饱汗,饿汗是没办法的事,而饱汗则是不明智的。沉默是金:金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贵金属,密度大于水,所以当金放入水里之后水的浮力轻于金的重力,所以金会沉没。  相似文献   
5.
明清以降来青早期移民的祖籍问题,民间和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是在今天江苏省南京市、笔者以今天南京珠玑巷不可考为起点,经过对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的辨析查考,提出两种推论认为;所谓南京珠玑巷一是可能在今天浙江诸暨市(为同音之转),二是可能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该地曾是旧县祥符)。由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变异、官方和民间话语修正的双重作用而使其发生了改变,并最终使这一文化符号在误读的情况下,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山西方言俗语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尤其在饮食类、嫁娶类、农业气象类、地域特征类、生活经验类等俗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这些俗语中的文化信息进行解读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反映越南当今社会中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儿女与父母的关系,母子关系,父子关系的俗语,审视越南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助语辞>以"俗语"为释是它的一大训诂特色,而且其解释大都准确."俗语"当指现代"土话".其意义和价值表现在第一,在虚词研究史上首开以口语解释文言之先河;第二,所保存的"俗语"资料具有语言研究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9.
不见棺材不落泪 本来是“不见亲棺不落泪”,说的是没见到亲人的棺材就不落泪。后来,它讹变为“不见棺材不落泪”,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相似文献   
10.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世俗的珍贵历史文献,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是出现在遥远古代的、色泽绚丽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文艺作品。如同其他类似的书籍一样,《圣经》中的故事反映了人类的社会心理演变进程,无论他们的种族、语言和文化如何,它反映的是人类渴望与追求真理愿望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