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领导文萃》2009,(4):10-11
中国不到10年已编织了一张战略投资网,范围从拉丁美洲延至前苏联.从最偏远的南太平洋岛屿到安哥拉和苏丹大油田。中国正在赢得政治联系、取得新市场和获取至关重要的资源。在一些地方,中国甚或超过美国和欧洲等传统帝国创始者的贸易实力。中国出现于几乎所有美国和英国地缘政策策划者不注意的国家。一次占领一个势力范围。如果以为这是通常的资本主义那就太幼稚了。  相似文献   
2.
利用条约权利和海关控制权建立起来的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到了19 世纪末面临着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抉择关头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是:以中华帝国的完整和不亡国为前提,由保持整个在华利益、维护中国现状,逐渐转向重点巩固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通过对英国对华政策演变的历史成因和发展趋向的研究,可以认为,英国对华政策是现实的,并且也是灵活的。  相似文献   
3.
致富树     
文玩核桃火了,树也就金贵了。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的秋天凉得比山下早一些,号称"华北第一树"的老李家的虎头核桃树又到了丰收的时候。这棵核桃树是老李家的全部经济来源,据保守估计,今年能卖40万左右。为了防止核桃被偷,老李架起了监控,院子里的大狼狗守护着这个院子,而院子外的核桃树也是它的"势力范围"。有4条这样的大狗虎视眈眈地坚守自己的岗位,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提拔或调动后,就会面对新帅如何统领老将的问题。如果老将倚老卖老、居功而骄,对新帅不敬、不服、不从、不睦、不配合,那么不仅会损害新帅的个人威信,而且会极大地破坏单位的管理秩序,阻碍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新帅必须采取恰当的统领策略,尽快取得老将的敬服,从而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地完成领导使命,推动单位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5.
1933年新疆“四·一二”政变后,军阀盛世才窃据新疆最高统治宝座,直到1944年9月失势离开新疆。在这一段时间里,苏联在新疆的社会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经历了与盛世才政府从密切合作到互为仇雌的重大变化。苏联对盛世才政府的政策演变,给新疆社会政治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两湖平原和华北农村的外来混混对村庄社会秩序的影响有所不同.在华北村庄,外来混混可以轻松进村扰乱秩序,并对村民产生强烈的心理强制;而在两湖平原村庄,外来混混进村危害需要与本土混混结成联盟,否则会遇到强烈抵制,村民并不惧怕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华北村庄内缺乏狠人,而两湖平原村庄内存在狠人,他们主要是本土混混.狠人抵制外来混混是基于"势力范围"的逻辑,其动机是维护既得利益.两湖平原和华北村庄的这种区域差异,有其社会基础,可以从村庄社会性质中获得理解.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夕,英国局部调整了对日本和中国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英日同盟问题上,决定扩大同盟范围;在远东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上,采取“一强标准”但遏制日本;在中国势力范围问题上,同意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实行各国共管中国。英国政策的局部调整表面看侧重于遏制日本,但没有改变英、日在华的相对强权地位,英国寻求的仅仅是保持中日之间的均势,英国推行均势政策的目的是从绝对的国家利益出发的。   相似文献   
8.
公元1644年清王朝建立之后,住在深宫大院里的皇帝,为了及时“了解”农时,“熟悉”节令,显示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便在宫内划出一块地,每年由皇帝和皇后演示“亲耕”,表示普天之下该种五谷了。这种做法世代沿袭,并规定不得将此地改作他用,这块地的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于是,人们推而广之,称个人利益或个人势力范围为“一亩三分地”。  相似文献   
9.
雅尔塔密约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对于美苏来说,它符合彼此的东方战略意图。美国以部分中国主权作交易,换取苏联对日作战和支持蒋介石统一中国,以便达到其称霸亚洲的目的;苏联则从维护本国利益立场出发,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以支持蒋介石政权为条件,取得中国东北权益,并据此与美国在远东的势力抗衡。雅尔塔密约正是美苏双方既争夺、又妥协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复生 《老人天地》2014,(5):26-27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们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中国代表在和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中国驻军等要求,但把持巴黎和会的英法等国拒绝了中国的要求,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