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102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首先阐述了加强医德修养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加强医德修养的内涵:即加强“慎独品质”修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具有诚实的品质和谦虚的态度,认为通过加强医德修养,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达到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临床教学中医医疗纠纷的成因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教学与患者权益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医疗纠纷.只有提高带教老师的思想素质、专业技术和法律意识,加强临床实习生的素质教育,健全和完善医学临床教学的法规与制度才能切实保护患者的权利,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教学与患者权益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医疗纠纷.只有提高带教老师的思想素质、专业技术和法律意识,加强临床实习生的素质教育,健全和完善医学临床教学的法规与制度才能切实保护患者的权利,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口腔科临床并发症发生后产生的医疗纠纷出发,对口腔科临床并发症发生原因、特点、医疗技术的风险、患者知情权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法律、法规对医疗损害的归责原则和免责的内涵和范畴,提出了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及损害后果的相应措施,以达到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近阶段,医疗纠纷冲突凸显,大量的矛盾往往最终汇集到法院。而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时,法官面临诸多法律困境,尤其是科学证据的采纳问题。分析认为,借鉴美国"专家证人"制度,人民法院应设立"专家辅助人",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瑶 《现代妇女》2014,(5):262-262
中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医患关系的各种矛盾,医疗纠纷的频繁发生,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将医患关系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多数医患事故中,舆论和大众都将批判的目光指向医院和医护人员,与此同时一些重大恶性伤医事件的持续上演以及职业医闹的出现,又将人们的视线重新拉回到医患关系的构建上。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专业助人活动,应该保持中立的态度,对医患矛盾进行客观理性的评价,通过对医患双方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互动,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澳门现有的聘请外地专家参与,但最后结论仍由本地专家作出的医疗损害评估鉴定模式,因其客观性与公信力备受争议;将来的评估鉴定应让外聘专家有实质上的表决权,否则依然难释社会上的疑虑。其次,澳门的医疗制度改革,如何设计适合澳门的责任保险制度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比较了目前适用于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几种医疗责任保险模式后认为,采用"共同分担投保型"的模式较佳,又与澳门地区的特点相吻合,因而最适合澳门。  相似文献   
8.
完善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比较研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鼓励协商和解、发展多元化的调解机制、设立医事仲裁制度和提高诉讼的效率之解决医疗纠纷的设想,以促进快速、公正、有效和经济地解决医疗纠纷,更好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利益、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和谐的社会,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并为立法机关制定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医疗纠纷可仲裁性的法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患矛盾时常发生的今天,探求解决医疗纠纷的机制已经成为必要。针对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展开法理分析,通过对国外医疗纠纷仲裁机制的考察,分析医疗纠纷仲裁的特殊功能,论证其可仲裁性,显得尤其重要。在我国立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医疗纠纷可仲裁性采用一般模式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南都学坛》2017,(5):80-81
从经济法与管理的角度看,"看病贵、看病难"到杀医案是体制不顺所致。解决医患纠纷需先区分大病和小病,公共开支量力而行,包小病不包大病。大病医治管理需在体制中加一个保险公司的环节,让政府超脱出来;政府管小病需创新体制,通过发放医疗券控制开支,促进医院和医生之间的竞争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从民法的角度看,应按照现代社会管理的规则,把医患双方和管理者的矛盾引导到法律的层面去解决,尤其是在立法上考虑到司法诉讼中各方能力的对等和制衡,才能促成利益攸关方矛盾的化解,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