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北魏孝文帝当政之前,北魏在军事实力上已超过了南朝,南北对抗的军事均势已被打破.孝文帝前期,其朝政决策人为冯太后,其时已有人提出灭亡南朝以统一全国的战略,颇合冯太后之心意.孝文帝亲政后,一再表达其南征与统一的愿望,并付诸实施,以致其排除各种阻力,迅速迁都洛阳,并在南迁草创之际,连续率师亲征,急于征服南朝.对于孝文帝急切的南征举措,朝臣中存在分歧与争议,其中一些鲜卑保守人物反对迁洛与南征,这与他们抵制汉化是一致的.河北与河西人士的态度有相似之处,对迁都与统一并不反对,而对进度和具体战术布局有看法,主张缓征.而南来人士和青齐人士则多积极支持,以争取功业.在强烈的统一愿望驱使下,孝文帝对反对意见简单压制.  相似文献   
3.
南下诗词选     
  相似文献   
4.
尹弘兵 《人文杂志》2008,(2):159-163
周昭王南征,其对象是楚或荆.文献中楚有四义,在人文地理的含义上,楚有二义,一指芈姓楚国,二指南方楚蛮.楚蛮的历史要早于楚国,西周之时,楚国与楚蛮并存,楚国小而楚蛮大.昭王南征之楚,不可能是楚国,亦非是殷商遗民或荆国,只能是楚蛮.<令簋>和周原甲骨中的楚伯,亦当为楚蛮之首领,不可释为楚国.  相似文献   
5.
南征是广州国民政府统一广东过程中一次重要的军事斗争。国民政府的南征军在共产党人的帮助和各界民众的推动下,挥师南征迅速取得胜利。南征的胜利,不但在军事上解除了广州国民政府出师北伐的后顾之忧,奠定国民革命北伐军成功北上的后方基地,促进了两广的统一,推广了“扶助农工”政策,加强了国民政府与民众合作,对日后北伐的成功进行和新的国民革命热潮的掀起,起到了推促作用。  相似文献   
6.
遵照中共中央及华北局指示与南调各级编制干部人数,太行区第一批应调半个区党委架子共1686人,后又增调14个区的架子共140人,两者共计1826人。扣去北调平津干部200人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众多史籍记载资料和现实调查存在的大量地名古迹及民间轶事传闻,论述了蜀汉诸葛亮南征主力部队和“七纵七擒孟获”在滇西以及南征是平“四郡”而不是“三郡”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离别亲友南征启程1949年1月,中共祁县县委贯彻中共山西省委和晋中三地委的指示精神,部署组建一支县建制的干部队伍。几天后,县委召开县直机关和各区全体干部参加的南下干部动员大会,号召干部积极报名,踊跃南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对莲蓬党的研究甚少,鲜有论文进行讨论.诸暨何文庆创建莲蓬党,又名莲花教,以莲蓬形的铜牌作为标识.莲蓬党人配合太平军作战,连续攻克诸暨、萧山、绍兴、嵊县、新昌、上虞、慈溪、镇海、天台、临海、黄岩、乐清以及宁波等十余座城市,参加了攻打温州战斗,开辟了广大的新根据地,切断了清军在长江下游的饷源,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相似文献   
10.
后周在世宗当政之时,一方面进行社会改革,另一方面发动了对后蜀、南唐的南征以及对北汉、契丹的北伐,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本文对后周南征北伐的成败得失及其历史意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