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48篇
理论方法论   39篇
综合类   404篇
社会学   68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修昔底德史书的主角是雅典帝国主义,修昔底德认为,雅典帝国主义的崛起是战争爆发最真实的原因,西西里远征和米洛斯对话时则是雅典帝国主义的巅峰.通过审视修昔底德史书中的这三个片段,可以厘清修昔底德对帝国主义的看法.修昔底德揭示出,帝国主义就是强者对弱者的武力征服,而且帝国主义具有某种必然性和普遍性,但我们并不能说修昔底德是一位帝国主义者,因为他为正义和神义留下了广阔余地.  相似文献   
2.
3.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突破性和非突破性两种形式,突破是主要发展形式。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某些观点的“突破”这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是由新的实践课题提出来的,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货币主义以对抗凯恩斯主义的面目出现,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以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为其政策主张的基调,以“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其基本含意是:第一,货币最重要,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第二,货币存量的变动是货币推动力最可靠的测量标准;第三,货币当局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货币当局应通过对货币存量的控制来调节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或经济增长的变动,以稳定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与美国由于历史渊源和地理联系,两国在语言、生活方式、自然与人文景观、城市风貌等方面都无多大差异。两国之间一直是同中有异,面和心不和。加拿大一方坚持求异,深恐美国化,面对全球化态势下美国文化及社会思潮提出的挑战,加拿大一直在采取一些反对美国文化渗透的措施,这对于我国保护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平卢淄青镇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藩镇,它的建立、灭亡及内部环境都呈现出一定特色:它是由原平卢军南下青齐地区而建,内部稳定,而迅速败亡的原因主要是人民反对割据。  相似文献   
7.
李方祥 《中华魂》2008,(6):38-43
《炎黄春秋》杂志2008年第1期发表了《胡适与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以下简称《争论》)一文,该文美化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丑化社会主义的苏联,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光辉历史。特别是在何为帝国主义的问题上,该文颠倒黑白,令人  相似文献   
8.
任大奎 《中华魂》2008,(9):31-33
1946年8月6日傍晚,毛泽东在延安枣园住处,会见了始终关注中国革命、已经是第五次访问中国的国际友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用斯特朗的话说,毛泽东"态度从容不迫,沉着而友好",深刻而幽默地回答了她询问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个论断及其所蕴含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各种强敌的根本战略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
英语帝国主义就是英语的统治地位.认为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大量涌现是英语帝国主义的表现.指出了字母词在汉语中的出现主要是由非语言因素引起的,提出要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教育国民爱护民族语言,尊重他人的语言交流权等几条建议,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字母词的滥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生活中,阐释像一张网,让人无处可躲.进而在不断的阐释中获取存在的理由与意义。很难想像当人类一旦对自己的行为停止阐释,还能有效地抵达思想,提升自身。然而,苏珊·桑塔格偏要反对阐释,殊不知她在反对阐释的同时也在阐释,阐释为什么反对阐释的理由,因而形成了一个悖论,但如果在阐释之前设置一定的定语,那么就是另外一种情形。苏珊·桑塔格当然为自己设置了定语,即她生活的那个时代僵化陈腐、墨守成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