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歌 《人生与伴侣》2006,(12):61-61
有个人我并不喜欢她,但她很喜欢我。她比我大八岁,是台湾人,是我们公司供应商的一个部门经理。从一开始就是她主动追求我,当我们第三次见面的时候.她就迫不及待地向我表白。当时我对她不是很动心,觉得自己也比较有能力,以至于她百般邀请我去她公司发展。我也没答应。  相似文献   
2.
徐群 《东西南北》2014,(24):60-61
当年,他是台湾老街大稻埕的一个公子哥:一个小时候不爱读书、只爱当老大的富商子弟;一个19岁接手第一笔家族生意,最终赔掉一个多亿的“败家子”。 如今,他以96亿美元的身家被《福布斯》杂志连续第三年评为台湾首富,从食品行业到媒体行业,他把跨行业老板做得风生水起。 他就是台湾旺旺中时集团董事长——蔡衍明。 江湖豪气 初见蔡衍明,他与人们头脑中的“首富”形象有不小的差别。在位于台北寸土寸金地段的神旺大饭店的会客厅里,蔡衍明准时出现,花白的短发,一身休闲西服,衬衫的领口随意地开着。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4,(21):131-132
正《王国维与民国政治》周言著九州出版社2013年5月出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悲剧性人物,他的悲剧部分源自其个性,部分源自他所身处的清末民初的"转型时代"。本书主要讲述了置身于"转型时代",王国维如何自处,如何应对,如何选择,如何进退,如何从"学术"走向了"社会",最终成为与1949年之后的与陈寅恪交相辉映的人物。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书作者从国学大师王国维身后,别具匠心地梳理了许多长期为学界所忽视的脉络和史料,极大弥补了"王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吴淡如 《东西南北》2009,(12):39-39
我第一次见识了带手提电脑的保姆。 那是在不久前,我住在台北长子家中。长子和长媳忙于上班,家中的两个孩子需要保姆照料。我见到的是一位中年新保姆,台湾人,戴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知识分子模样。她能够用流利的“国语”跟我交谈,所以彼此的交流没有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5.
2009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正式在大陆各大影院公映。在过去的一年,《海角七号》——这部被引申为象征着台湾人拼搏与奋斗的电影,成为了台湾电影进入21世纪的标志性符号。或许是水土不服,电影中贯穿的日本元素.却在大陆遭遇了观感上的视觉冲突.大陆民众难以理解何以“日本”会让剧中的台湾人迷恋与陶醉?  相似文献   
6.
梁文道 《领导文萃》2013,(7):115-117
在我15岁之前,一直生活在台北市郊,学校附近也是农田,那时候,对台湾农村的印象也很好,民情很淳朴,保持着自己的做事规则和方法,每一个村子都有祭祀的庙宇,大家聚在那里聊村里的事。但那时候的台湾农村还是有点脏。以我的经验来看,现在的台湾农村比较像日本的农村,干干净净,道路很清洁,村民都变成小企业家,用企业精神来经营自己的田地,使用与高科技结合的精密耕作方式,市场经营也非常用心,这样的结果是农产品比较贵,但品质提高到一定程度会让人觉得本地货就是好货。  相似文献   
7.
徐百柯 《今日南国》2008,(16):68-69
在台北这座城市里,几乎所有重要的公共场所,像国父纪念馆前、捷运站口,都有慈善组织的人。他们三五一组,胸前举着募捐箱;市民放入善款,他们鞠躬,道声“谢谢”。建筑评论家史建在四川地震后不久来到台湾,看到的便是这番场景。9年前,经历过一场大地震的台湾人,如今面对海峡对岸的灾难,倾注了更多的关切。  相似文献   
8.
伊乐 《21世纪》2010,(11):59-60
充满田园风情的乡村小镇作为台湾人赖以生存的美丽乡土,承载了台湾人浓浓的眷恋与乡愁。台湾导演侯孝贤在其影片《悲情城市》中,以其标志性的长镜头让人体味到了九份山城的苍凉与怀旧,随着影片的热映,台湾的特色小镇便以其东方古典的怀旧风情吸引了全球游客的目光。  相似文献   
9.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尚有6个多月,蓝绿选战其实已经开打,民进党当局对外要以“台湾之名加入联合国”;对内又要以“台湾人联举行全民公投”,操作族群及“国家认同”议题作为选战策略,以期骗取选票,达继续执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访谈者:司方维被访者:朱天心(1958—),台湾著名女作家,作品有《方舟上的日子》《击壤歌》《昨日当我年轻时》《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古都》等。时间:2010年10月22日地点:台北希罗斯咖啡司方维(以下简称司):老师几个月前出了新书《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我们就从新书谈起吧。老师的新书是写中年爱情的,这个应该不是您和唐诺老师,你们感情是很好的。既然您的生活不是这样,怎么想要写这样一个故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