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0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217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健 《社科纵横》2002,17(1):73-74
中国书画艺术是我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 ,我国古代历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本文从书画艺术的历史渊源、用笔方法及审美境界三个方面来阐述了书法和绘画的关系 ,即同源关系  相似文献   
2.
按西方艺术分类,诗是时间艺术,画是空间艺术,诗与画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德国莱辛的《拉奥孔》就是论诗画这种关系的经典性美学著作。与西方美学异趣,中国美学不是着眼于诗画的界限,而是侧重于中国诗画的同源、同一关系,其最早的明确表述是苏武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诗画同源命题包括两方面的理论指向:一是指中国诗画有共同的起源,共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哲学背景,二是指有共同的创作基本原则。本文揭示,就第二方面说,中国诗画同源是指中国诗画在创作上存在着共同的基本思维方式,共同的基本结构方式,以及对意境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3.
于逢春 《中州学刊》2012,(5):139-146
由秦始皇初步拓展,由汉武帝及子孙最终奠定的"泛中原农耕文明板块",曾对古代中国的其他地域起到过主导作用。虽然自三国以降,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在底定中国疆域的最后几轮冲刺表演中,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看客,而中原地域则经常成为表演舞台提供者,但诞生于该板块上的大一统思想、天下观理念、华夷同源谱系等,不仅为华夏族群与夷狄族群所认同,而且成为夷狄族群逐鹿中原、华夷界限移动的理论根据,进而成为统一古代中国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壮侗诸族顺承西瓯骆越而来,西瓯骆越是百越的重要一支,百越与东夷有密切的联系,这可以从壮傣、布依、黎等民族的自称得到旁证.族称、动植物名称中的古老词汇蕴涵着丰富的语言学内容,通过古籍的钩稽与比较研究,可以解释现今壮侗语族与周边相关语言的亲疏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为王力著的《同源字典》拾遗补阙。有些字王力的著作虽已收录、考释,但这些字还有别的意义,尚可与另一些字构成另一对(或一组)同源字(即“同源词”)。本文依照“音近义通”的原则考释同源字。  相似文献   
6.
名医偏爱山药
  有史料记载,在公元前700多年,各诸侯把它当作贡品,进贡给周王室。《本草纲目》中概括了山药的五大功效“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即山药可治疗脾胃虚弱、泄泻、体倦、食少、虚汗等病症。  相似文献   
7.
汉代乐府中有歌曲借咏鸟来歌颂爱情、亲情,在爱情故事题材的诗赋作品中也有咏鸟的片断,而乐府和俗赋又都是可以演唱的。近年一系列出土文物表明咏鸟歌和爱情诗赋作品除了部分题材相同和都可以演唱以外,还有可能是同一部说唱作品的不同部分。有些咏鸟歌与爱情故事赋题材相同,其本身不一定讲故事,却可以是讲故事前或讲故事后用于演唱的。  相似文献   
8.
正行草书法虚实相映,厚重沉稳中有激越之锋芒。中国抽象画在于意境,色彩融合无间传达弦外之音;微雕淬炼耐性,心细如尘又气势如虹。一个人能兼善这样三种技法,心智与胸襟应当是不同凡响的。  相似文献   
9.
《蒙古秘史》语言的研究在学术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蒙古秘史》语言与现代东乡语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语言词汇的同源性方面。那么,如何界定现代东乡语中存在的源于《蒙古秘史》的中古蒙古语同源词汇,以及这些词汇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显著特点,对研究现代东乡语的词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汉语的词的本义发生联系,如此,汉字构字理据便与汉语构词理据产生交集;"六书"的内涵特征就是构字理据;"构字-构词"理据交集揭示了"同源字词"这一字词局部融合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段玉裁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作出新的解释,揭示了该方法的深层机制。"同源字"、"同源词"、"同源字词"三个术语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各自概括了不同的对象,"同源字"、"同源词"均属单纯集,"同源字词"则是交叉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