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6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60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283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731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丁鹤年诗集的版本源流是比较复杂的 ,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历史上流传的和现存的丁鹤年诗集是比较多的。有刻本 ,抄本 ;有一卷本 (即不分卷 )、三卷本、四卷本 ;有留存国内的 ,也有流传到国外的。将历史上流传的和现存的一些主要的丁鹤年诗集版本叙录、梳理 ,有助于丁鹤年诗歌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对元末明初回族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劳务输出是改革开放后西海固人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由于自身素质原因,西海固回族的劳务输出去向以周边城乡为主,劳务输出种类以重体力劳动为主,收入有限。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给西海固回族社会带来了较大变化,尤其表现在转变传统观念方面。  相似文献   
4.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的族籍 ,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对蒙元史料中有关“回回人”、“答失蛮氏”、“本朱氏子 ,冒为西域回回人”、“回纥人”等记载的具体分析 ,论证了“回族说”的合理性。对自清代流行至今的“蒙古族说”的主要根据 ,如“蒙古青年王子传说”和“蒙古族化”等 ,进行了质疑和辩驳。  相似文献   
5.
中国回族自其先民来华时起,就接受中国政府的管理。历代旧政权对回族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控管,但结果都是相同的:回族人民没能实现当家作主的愿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贯彻宗教信仰自由、平等的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使回族人民获得了新生,实现了包括对本民族自我管理在内的各项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6.
回族习惯法是回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调整回族成员内部的社会关系并为其成员共同奉行的行为规范。本文通过对回族习俗的描述,探讨回族习俗中的法理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在回族地区的现实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回族习俗中的法理学思想与现行法律的共性,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马欢随郑和三下西洋,担任阿拉伯语翻译,为下西洋的事业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马欢信仰伊斯兰教,是穆斯林。根据他会说阿拉伯语、信伊斯兰教、姓马,又主要说汉语用汉文写作,我们把他的族属识别为回族。他是回族历史文化名人。马欢写的《瀛涯胜览》记录了下西洋者的见闻和所到地区的概况。在“西洋”史地学三书中,《瀛涯胜览》对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记载最详,因而最为重要珍贵,并且对后来的“西洋”史地学书和中西交通史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论甘宁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以回族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除贫困是西部大开发的任务之一。消除贫困的关键在于认识贫困 ,提出脱贫的对策。西北回族农村的农民是一个脆弱的群体 ,他们属于社会底层 ,在经济、文化方面依然处于贫困的境地。通过对甘肃省临夏地区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农村聚居区的问卷调查 ,更加深了我们对回族农民贫困的认识。回族农民的贫困制约着西北地区社会的正常发展 ,对贫困的理性认识是真正揭示贫困根源的途径。摆脱贫困既是指社会弱者在经济上需要摆脱困境 ,还包括个体对教育、文化、娱乐、平等互利、自我发展等精神上的追求。本文认为 ,城市化是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也是目前消除农村贫困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谭书 《四川省情》2006,(5):48-49
“三古之旅”是亮点隆昌县委、县政府以远大的发展战略目光站在发展战略的高度制定了全力“打造中国石牌坊之乡”的战略部署,将隆昌打造成“旅游新县”。科学地提出了以“三古之旅”为依托,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快速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快规划速度,加快招商速度,加快建设速度的“三快”要求,是隆昌县委、县政府根据省委书记张学忠提出的“快是基调,好是要求”的指示精神所确定的工作主线。以“古牌坊、古宇湖、古寨堡”为主的“三古之旅”的旅游线路是县委、县政府领导集体的新思路。在2005年12月召开的隆昌县十届四次党代会上,县委又制…  相似文献   
10.
宁夏移民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宁夏移民区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土地沙化严重,超生现象严重,社会设施配套不完善,移民初期生产条件差及科技投入和管理水平上的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宁夏移民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加快建立以"生态建设带———幼稚农业园———移民中心城镇"为同心圆结构的新的移民区可持续开发模式,从而推进宁夏南部山区农民脱贫问题的解决,加快宁夏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