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故国回望是2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常见主题,故国回望不同于乡愁,这是一种独特而复杂的移民情怀。一般来说,美国华文作家怀抱着以下三种不同的回望心态和情感:一、暂居者思乡归国,二、放逐者诀别家园,三、飞散者审视家园。在这一脉络的梳理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政治文化结构对作家的影响,以及作家自身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2.
何群 《民族学刊》2020,11(1):51-59, 132-133
当今世界多民族国家大多面临如何实现国家社会凝聚,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如何一致起来的问题。利用“田野回望”这一认识和研究方法,从生活实际出发,在无论是作为俄罗斯地理的边缘,还是人文的边缘——图瓦,回望莫斯科,回望俄罗斯,回望中央、核心,在图瓦感受俄罗斯民族国家认同,把脉俄罗斯社会凝聚状况。研究显示,图瓦族传统文化功能依然发挥核心作用,同时大量吸收了俄罗斯文化及现代文化要素;“图瓦族”-“我们是图瓦人”的民族意识、民族情感、民族认同意识尚很浓厚,同时俄罗斯国家认同明确,并迫切希望本族、本地区获得高速发展。图瓦个案表明,二十一世纪俄罗斯民族关系的主流表现为民族共生,文化吸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日益一致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于生命的回望和对于爱情的歌吟,构成了廖华歌早期创作的重要两极,并在持续不断的抒写中成为其情感自慰的手段和建立新的信念的内在动力;同时,情思的砺炼,经验的积累,又使其将悲剧式的愁苦转换为积极的人生感悟,以一种较为阔大的视野和品格表述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怀,形成了尚美与平实相结合的话语特点.  相似文献   
4.
北极星     
惊鸿心爱的蓝宝石不见了!他十分确信自己把它放在了床头,现在却不翼而飞。惊鸿回望四周,试图找到蛛丝马迹,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门挡处,什么东西在反光!惊鸿走到门口一看,果然是自己的蓝宝石。"不对,有蹊跷!为什么会在这里?"他放下蓝宝石,偷偷藏到书桌下面……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一个拇指大的小人儿从门后走出来,用力地推着蓝宝石,试图把它推到门后。  相似文献   
5.
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注重从政治上建党强党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核心要义是党的政治建设深厚的理论渊源。回望党的政治建设百年历程,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贯穿革命、建设和改革全过程,经历了开端发展、深入推进、创新发展的演进历程,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新时代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选择、应对化解各类矛盾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谈毅 《南方论刊》2008,(3):7-10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三次思想大解放,总结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需要再来一次解放思想,推动新一轮大发展。广东要继续引领改革发展的潮流,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率先进行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茂名要当好"追兵"和欠发达地区的"排头兵",应着力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股票市场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回望期权方法能较好地估算证券的流动性折扣,即基金交易的流动性不足这个因素对其折价的解释能力.该方法对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证券市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不但能为证券市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监管者判断市场是否理性提供依据,还能为投资者提供合理的参考交易价格.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的期权定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封闭式基金流动性折扣的实证研究,介绍了证券流动性折扣的期权定价方法,即用一个回望期权分析流动性成本的上限。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尺度去评估由于销售性限和 市场流动性不足而带来的潜在成本。  相似文献   
9.
将严歌苓融合中西文化视阈的"中国记忆"小说置于比较文学领域进行跨文化解读,发现作者在流散语境中以双重文化视角回望母国的态度具有多种内涵,其作品蕴含独特意蕴。流散作家的身份使严歌苓在中西两种文化的选择与运用上格外自如,她在作品中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的沟通和融合,即以西方文化中的人性观念反观中国历史,以中国传统文化来建构对应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女性想象,以中西互渗的生态意识来构筑理想的生态家园。这一跨文化选择不仅为作者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对象视阈,同时极大深化了作品的内涵意蕴。  相似文献   
10.
将严歌苓融合中西文化视阈的“中国记忆”小说置于比较文学领域进行跨文化解读,展现作者在流散语境中回望母国的文化守望.作为生活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流散作家,严歌苓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文化的洗礼——她努力吸取西方文化的精华以滋养自己的生命,从而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崭新的创作视角;同时,曾经的母国生活经历和传统文化修养又深深植根于她的生命之中,积淀为无意识的创作取向和价值诉求.因此,她的回望母国的文化守望,既有对西方文化的扬弃,又有源于血脉的母国情怀,二者的对话和相互交融,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跨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