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49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4590篇
劳动科学   214篇
民族学   429篇
人才学   399篇
人口学   99篇
丛书文集   5146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1016篇
综合类   9855篇
社会学   1464篇
统计学   1957篇
  2024年   163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463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28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461篇
  2016年   615篇
  2015年   867篇
  2014年   1994篇
  2013年   1539篇
  2012年   1952篇
  2011年   2203篇
  2010年   1925篇
  2009年   1878篇
  2008年   1782篇
  2007年   1388篇
  2006年   1137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819篇
  2003年   761篇
  2002年   595篇
  2001年   579篇
  2000年   494篇
  1999年   165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应用索洛余值法,基于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京津冀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构建反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解析。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对邻近地区有负向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形成;从直接效应看,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与经济密度指标均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从间接效应看,仅人力资本指标对邻近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能够通过产业复杂度的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以1995—2019年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Atlas数据库的科技创新为研究样本,运用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科技创新如何通过纺织类、农业类、钻石类、矿产类、金属类、化工类、汽车类、设备类和电子类的产业复杂度变化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从而揭示了科技创新如何通过产业复杂度的变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科技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产业复杂度的中介效应量为90.83%,具有显著性,其中农业类、钻石类以及矿产类相关系数为负,其他类别相关系数为正,电子类作用程度最高.区分经济体类型的研究结果显示:产业复杂度的中介效应存在异质性,发达经济体、亚洲经济体、技术密集型经济体存在相对优势,而且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开启了"机会窗口期",后发经济体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这一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关成果,能够为引导产业转型升级方向、提高国家经济增长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3.
发展旅游业是大庆非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大庆的旅游业发展具有资源、气候、文化等优势,但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如旅游线路缺少特色、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相关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等,针对各种挑战找到适合的应对方式,才能使大庆的旅游业长足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4.
工业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每一次产业革命都会带来技术、生产组织形式和市场需求等的深刻变化,由此引发产业组织的根本性变革。前三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及作用使社会生产由工业经济时代迈向信息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形态也经历了由分散手工工场、机器大工业、纵向一体化到纵向解体和网络组织大量出现的动态变革,并导致产业市场结构和空间分布及企业竞合关系等发生多维变化。以可再生能源、互联网通信、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为主要内容的新产业革命的到来,将引发产业组织的新一轮深刻变革,促使产业组织进一步趋于结构扁平化和网络化,企业将呈现边界模糊化、规模两极化和合作全面化的特征。我国应顺应新产业革命发展趋势,加强互联网和能源网络的改造和建设,积极建立新的产业标准、加快企业生产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以应对新产业革命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分工与协作产生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追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专业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提高,企业协作产生的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和集体生产力,企业集聚激发的竞争和创新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充分认识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模式的优势,集群企业间的协作是产业集群稳定和发展的保证,自我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源动力以及重新认识政府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为例,分析了其"类别性""强化性"和"缺席性"媒介呈现上的负面效果,并从该阶层拥有的特质条件和媒介生存境遇两方面剖析了成因,进而从国家政策、阶层自身和大众媒介三方提出了建构良好阶层形象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体时代,新的媒介生态和传播工具助推着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社交媒体和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政治传播的目标和策略上展现了独特的依存和"共谋"关系。社交媒体的使用挑战了旧媒体的传播逻辑和传播形式,在右翼民粹主义政党的信息传播、选民动员、社会舆论引导、政党领袖形象塑造、政绩和合法性宣传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传播策略上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紧紧围绕民粹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注重民粹主义的风格和修辞,并基于道德和身份框架设置议程,以实现民粹主义目标。但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在以民众的名义试图构建政治纯粹性的集体幻象来掌控权力的同时,也给欧洲的民主制度、民众心理、政治秩序和政党格局带来了一些现实的隐忧。在新的媒介传播平台推波助澜下,右翼民粹主义政党未来的发展动向值得持续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8.
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宏伟目标,就应当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文化产业的基础主要有价值基础、社会基础和市场基础。打好这几个方面的坚实基础,对于我国文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比较全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美国城市的数字媒体产业专业化程度高、营收规模处于垄断地位;亚洲城市数字媒体产业上市公司数量多,但产业结构处于全球数字媒体产业链后端,协同辐射效应不强。根据演化趋势,2008-2017年全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中国城市保持稳健发展,并呈现三大城市群领跑全国数字媒体产业发展的演化格局。究其学理性,全球城市数字媒体产业集聚有特有的形成机理:一是基于创新资源的生态式集聚机理,二是基于科技与文化深度耦合的集聚机理,三是基于新经济定位与治理范式协同驱动的聚集机理。鉴于此,我国城市数字媒体产业未来发展应立足于集聚效应,强化顶层设计,协同布局并释放“北上广深”辐射效应,加大核心科技研发力度,利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智媒体能级,挖掘自身特色,形成数字媒体产业“东西互建”的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