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7,(1):174-178
何承天在《安边论》中提出的富有远见卓识的主张和建议,是认识“元嘉之治”的重要参照。《安边论》的主旨与核心思想——“安边固守”的主张,是处理南北关系的指导方针,其言外之意是反对用战争作为解决边境争夺的手段,主张采用怀柔政策来对待北魏。针对当时的南北形势和宋魏双方军队的特点,《安边论》提出了“坚壁清野”的战略战术、富国强兵的政策,以及将边境地区的居民南迁到安全地带、加固城池、劝课农耕、制造车辆和兵器等具体措施。宋文帝没有接受何承天的主张和建议,作好充足的战备,因而三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2.
宋文帝在位的三十年,与多个少数民族互动频繁,总结其民族关系思想,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1."划河而治"思想,这一思想是宋文帝处理汉族刘宋与鲜卑北魏关系的核心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文帝与北魏发生数次战争,宋多战败,影响深远;2."以夷制夷"思想,这一思想是宋文帝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夷制夷"思想的指导下,浪费掉了很多北伐机会,反而使北魏坐大;3.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羁縻思想,目的是想拉拢处于中间势力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以抗衡北魏,但收效比较小,因为随着北魏实力的膨胀,这些少数民族逐渐依附于北魏.纵观这三十年,北强南弱的局势由此奠定.  相似文献   
3.
4.
由于在上者提倡 ,刘宋朝乐府文学兴盛。鲍照丰富多样的乐府创作与刘宋乐府发展潮流契合。宋文帝统治时期 ,鲍照乐府诗创作以模拟为主 ,尤以模拟汉魏文人乐府为多 ;孝武帝是刘宋乐府诗得以发展兴盛、创作风气获得新变的重要人物 ,他对民间流行音乐吴声、西曲大力提倡 ,使鲍照的乐府诗创作吸收了民间文学的因子 ,诗歌色彩较前期更为绚丽。  相似文献   
5.
解释:比喻极有才华。 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  相似文献   
6.
说鲍照是新安歙县人并不是什么新提法。只是持此说法的人只凭家谱外,其他有力的证据不多了。目前安徽省歙县境内的鲍氏支谱都记载为鲍照是歙县鲍氏五世孙。后世从歙县外迁的诸多鲍氏后人,他们的支谱也这样记载。如:鲍善懋《新安鲍氏承凤派叙略》:“第五世照公,字明远,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生。元嘉期间被宋文帝刘义隆聘为国侍郎。孝武帝即位后,为大学博士兼中书舍人,  相似文献   
7.
元嘉中期君相之争与禁卫军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素中期殷景仁任领、护军将军近十年,刘湛任领军将军近八年,此二人在宋文帝时期的禁卫长官中是十分关键的人物。殷景仁出身宋武帝亲信幕僚,宋文帝即位前已任高级禁卫武官左卫将军,他与宋文帝初年当政的王华、王昙首等有烟亲关系,故受到宋文帝重用,任命殷景仁担任中领军→领军将军。宋文帝的三位主要亲信大臣琅邪王氏出身的王华、王昙首、王弘相继病亡,殷景仁便成了宋文帝最倚重的心腹大臣。后刘湛接任领军将军,殷景仁则转任尚书仆射(领选)、护军将军。元嘉中期宋文帝卧疾多年,朝政主要由其弟彭城王义康掌管。以护军将军殷景仁和领军将军刘湛之争为明线、宋文帝与其弟彭城王义康君相之争为暗线,刘宋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激烈斗争,禁卫军权对之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对禁卫军权的控制决定了斗争的方向和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8.
"元嘉之治"局面的形成,是刘裕东晋末年以来改革和宋文帝元嘉年间改革共同作用的结果。他们父子的改革是一脉相承的。他们的大规模土断和严格检籍,节省了行政开支,增加了服役纳税人口;打击士族豪强、禁止封山占水、减轻剥削和赈恤穷困等政策措施,改善了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劝课农桑、提倡节俭,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加强皇权、整顿吏治和平理狱讼等政策措施,保持了政局稳定。  相似文献   
9.
张金龙 《求是学刊》2003,30(5):110-114
宋文帝初年政争与禁卫军权有密切关系。宋文帝入主建康的前后,以其藩邸心腹旧臣琅邪王氏王华等为决策咨询机构长官兼任高级禁卫武官。宋文帝与旧辅政大臣徐羡之等人在任命中领军一事上首先发生冲突,宋文帝任命到彦之为中领军,以荆州及南蛮府旧部作为禁卫军之主力。控制宫城禁卫军权并进行了一系列人事调整之后,宋文帝又采取措施消灭了辅政大臣,将朝政决策权和荆州军政大权收归己手。宋文帝拉拢檀道济,将其从旧辅阵营中瓦解出来,使得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彻底改变。元嘉三年六月,宋文帝即位后第三次调整高级禁卫武官,以其藩邸幕府首佐、最为倚重的亲信大臣右卫将军王华为中护军,实际掌控了禁卫军权。  相似文献   
10.
景平政局中,宋武帝刘裕初步建立的中外军体制迅速崩溃,刘宋皇权摇摇欲坠。以荆州方镇入主中枢的宋文帝刘义隆采取诸多措施,重建了新朝的中外军体制,并将其推臻极盛,刘宋政治也在这一时期达最佳状态,至有“元嘉之治”之誉。但由于专制皇权本身所隐含的各种矛盾无法克服,这一体制很快产生裂痕,文帝巩固中外军体制的努力以失败告终。通过对这一体制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元嘉时期的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