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1.
蒋波  杨爽爽 《南都学坛》2020,40(1):18-24
汉代统治者仿照朝廷九卿官制,于皇后宫、太后宫、太子宫设置宫官。宫官中的太仆值得关注,他们主要负责宫廷车马等事宜。宫官太仆的主要职责在两汉变化不大,但其具体官称、禄秩、统属等多有变动。各宫官太仆之间亦有较大差异,服务于太后宫的太仆地位高于皇后宫太仆、太子宫太仆,甚至高于朝官太仆;皇后、太后两宫太仆的人员选用,由士人、宦官杂用逐渐向宦官转变。这些现象的产生并非偶然,与汉代盛行孝道思想、太后频繁的干涉朝政、士人入宫的严格限制以及士族日益强盛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太仆自周已置,秦时位列诸卿。两汉时期,虽然太仆的职官名称、佐官属官时有变动,但它在朝廷的重要地位一直未变。太仆的籍贯分布值得关注。两汉太仆籍贯明确的有71位,他们在各州间分布不均衡,司隶校尉、豫州、荆州三个州部较多,其中又以这些州部的京兆尹、汝南、南阳等郡为多。这一特征与国家的徙民政策、行政地理、区域开发程度、人口数量、皇帝故里等因素有关。讨论太仆的籍贯分布,对了解太仆的群体特征、不同行政区域与中央政府之间此消彼长的关系均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啸 《江汉论坛》2012,(8):96-103
汉、唐两代的太仆,均职掌车马,其职官性质似乎未曾变化,实际上南朝时期的太仆已不再掌车,更重要的是车马的国用与御用分离;北朝时期,虽然形式上一仍汉魏旧制,车马均在太仆辖下,但将御用与国用区分开来却迥异于汉魏,这是学习南朝制度的结果。唐代的太仆制度则是前承南朝,体现了汉唐之际太仆制度演变的总趋势——家国分离及南朝化。  相似文献   
4.
《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一文的驳论篇——为什么兵马俑不是兵的论据是苍白无力,空洞乏味,是站不住脚的;其立论篇——秦俑为什么是“郎”,更是缺乏理论根据,其对郎系统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界定,将卫尉、中尉、太仆、奉常等都认定为“郎”是不正确的。对于四个俑坑的对应关系及为什么如此对应,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解释。所以,将秦兵俑简单的定位为郎系统是不恰当的。对俑坑的性质仍需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西汉王国后宫制度管窥@史云贵$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  相似文献   
6.
帝悉召东宫官属,为设宴会,而密封尚书疑事,令太子决之。贾妃大惧,请外人代对,多引古义。给事张泓曰:"太子不学,陛下所知,而答诏多引古义,必责作草主,更益谴负,不如直以意对。"妃大喜,谓泓曰:"便为我好答,富贵与汝共之。"泓即具草,令太子自写,帝省之甚悦。——《资治通鉴》卷八十,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第2551页  相似文献   
7.
袁刚 《南都学坛》2003,23(5):13-16
秦汉由于家国不分、宫廷政治,致使中央政府体系中的宫官系统权力不断扩张。皇帝身边的官宦和中朝官以侧近皇帝而得政治任用,在中朝发展出尚书机构,逐渐取代外朝公卿机构的职权,进而形成内廷掌决策,外朝掌行政的管理机制。宫宦参政和中朝官用事,突出表现了西汉官僚政府家产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