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8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革命主题论、反封建核心论、反封建根本问题论及文化革命论等内容组成。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及新中国前 2 8年反封建斗争实践的指导思想。但是 ,我们还应该看到 ,毛泽东的反封建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发展的完整思想体系 ,他长于对物质制度层面封建主义的批判 ,而对思想意识层面封建主义的批判则严重不足。这构成了整个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由于钢发内残余应力的变化,使轨头边缘区产生塑性注及轨头表面产生接触疲劳,从而导致负波形磨耗。  相似文献   
3.
60年前的今天,是鞍山人民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无数先烈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结束了被压迫、受奴役、受剥削的屈辱历史,迎来了自己的解放和新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中国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置于传统-现代的维度中,考察了个体家庭与多组亲属关系实际交往的状况,分析了影响亲属交往疏密的主要因素,并评价了传统和现代因素在城市社会与城市家庭变迁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互动方式.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居民和家庭普遍在重视发展密切的亲属关系方面延续了中国传统;与传统的亲属关系有着本质不同的是,亲属关系失去了控制和支配个人的权力;以血缘、亲缘关系远近排列的差序格局和空间距离,是影响亲属关系频度和亲密度的主要变量;中国城市居民的亲属关系有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逻辑,其与现代性因素之间并非简单线性或相互排斥的关系;亲属间的互助互惠等工具性行为,对于人们的现代性没有明确的正向或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贾母是《红楼梦》中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少见的塑造较为成功的祖母形象。她地位尊贵,身世显赫,富于才智,表面慈祥、诙谐风趣,实际却精通人情世故、善于作威作福,她既代表着家族的最高权力,也维护着家族的存亡发展。她本质上是一个"恩威并施的老太太",是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
王绪杰 《理论界》2012,(1):106-108
租地农场是英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模式。然而,像其他新生制度一样,租地农场在发展初期受到原有社会制度的制约,在英国表现为领主制度残余直接影响了租地农场成长模式。甚至至17世纪,租地农场依然受其影响,尽管其制度本身已经于15世纪基本解体。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反封建斗争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仍然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相似文献   
8.
9.
重新考察螺栓联接的作用原理,并给出了预紧力的确定范围,提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设计更可靠的螺栓联接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易红郡 《船山学刊》2000,(2):99-102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也是缔造日本近代文明的著名领袖之一。他终生从事教育及著述活动,猛烈抨击日本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积极宣传西方“天赋人权”思想及近代西方文明,为在日本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科学理论,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以及推动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论文明开化 文明开化是福泽谕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认为,文明分为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两个方面,外在的事物是指衣服、饮食、器械,以至于政令法律等事物;内在的精神是指人民的智德,这是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