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3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119篇
劳动科学   69篇
民族学   75篇
人才学   9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48篇
理论方法论   184篇
综合类   3274篇
社会学   300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416篇
  2007年   341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也是在当天,参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研制的王曙群作为新一届全国劳模代表,站在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成为全国瞩目的职工“明星”。从普通的技术工人,到中国航天界最年轻的特级技师,乃至全国劳模,31年来,王曙群的成长,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腾飞,也再一次印证了一个朴素道理:普通工人也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星空。  相似文献   
2.
南宋词人辛稼轩一生渴望实现抗金救国的理想抱负,可壮志难酬,时不我与,英雄的无尽哀愁叹息尽入其词中.但稼轩词并未终止于低迷徘徊的气韵与无奈消颓的沉吟,他面对无常的命运与有限的时光,最终选择坚守初心,白首相抗,在这挣扎起伏间为我们展现了深沉动人的坚守情怀和欲飞还敛的跌宕之姿.本文尝试从辛稼轩的几阕词中所共有的“白发”意象来分析词人在时光的压力下郁结交织的清愁,展现的对抗与超越的生命态度以及背后更深层次的人性动因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3.
唐代的"瑟瑟"是波斯、南诏和西域诸国官方用来进贡与贸易交流的一种珍稀商品。因其独特魅力,唐代诗人创作了五十三首"瑟瑟"诗,诗作中对"瑟瑟"既有传统释义的承续发展,又有首开先河的新兴释义。诗人将"瑟瑟"以物代色,借用其明艳亮丽的色彩转喻江水碧色、茶末鲜色、衣饰丽色、松竹青色等,极大地丰富了诗歌创作色彩层次,并提升了唐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4.
5.
长久以来,我们所提到的诗歌都是在中原文化的前提下提出的,而对少数民族诗歌进行研究的也只有少数专家学者。其实,少数民族诗歌的独特意境反而可以使我们眼前一亮。其中藏族古典诗歌在独特的地域条件和宗教环境下演变和发展,独特性与艺术性无与伦比。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藏族古典诗歌,尤其是其诗歌意象,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藏族的历史风貌,更能够让我们借鉴藏族诗歌意象使用中的艺术手法,开拓诗歌意象创作的视野,开辟以诗歌意象营造诗歌意境的新途径。本文通过研究一些流传较广、认可度较高的诗歌,意在找出其意象的异同,方便我们在今后的古典诗歌创作找到新的路径,发掘新的灵感。  相似文献   
6.
陈君钰 《生存》2020,(9):0213-0213
送别诗是在真实情境中创作的。它的思想情感大多贴近世俗人生,具有平常、普通、厚实的审美特质。也正因此送别诗成了高考命题者喜欢选择的诗歌考查类型。那如何让学生具有鉴赏送别诗的能力呢?在这文里,我从送别诗的意象角度入手,介绍送别诗中的几种常见意象,以帮助学生解读鉴赏送别诗。  相似文献   
7.
8.
9.
在英汉翻译中,部分英语习语可译为汉语成语。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既是英语和汉语中重要的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英语修辞格中音韵格和意象修辞格的角度对可译为汉语成语的英语习语作了部分归纳。在音韵格中,本文从头韵、重复和韵脚三方面予以小结。在意象修辞格中,着重从明喻、借代、讽喻和拟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成语在翻译一些英语习语中的恰当运用。同时也指出不能滥用汉语成语。  相似文献   
10.
歌唱学习者成长的道路问题是一个认知能力的把握问题,这种认知能力把握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他们的定位。在歌唱学习过程中合理把握自我知觉与群体评价的和谐关系,全面参照现实形象与角色形象,保持同一性,度衡自尊性,是自我意象在当前的歌唱学习大潮中所衍生的重要要求,更是歌唱学习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