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0世纪20至30年代,彭禹廷以其对乡村社会的独特认识,为振兴地方而创立了包括“自卫”、“自治”和“自富”在内的乡村建设理论,并在家乡镇平县率先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对社会变革重心的错误认定、“三自主义”理论的理想化以及外部环境的约束等原因,其自治实践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初,彭禹廷以河南村治学院与宛西乡村师范为基地,掀起了闻名全国的宛西自治。文章通过分析彭禹廷乡村建设教育思想的基础、基本内容及具体实践,认为他的乡建教育开启了全国性村治运动的先河,是站在农民一边去改良社会政治,改良政府的,这也正是他的进步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20年代末,“辞官”回乡的河南镇平人彭禹廷,“以剿匪救民为职志”。他从剿匪救民生涯中深切地感受到,即使剿灭匪患,尚不能“救穷”致富,不能抵御“匪式军队”、贪官污吏的压迫。所以,为实现积极的人生观,而“上下求索”“治本之方法”———以孙中山的“为人民求幸福的”“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自卫、自治、自富”“三自主义”理论。并在“三自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掀起了历时十余年的宛西自治,使宛西自治区域成为被世人称颂的“世外桃源”、“自治天堂”。  相似文献   
4.
宛西自治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宛西的镇平、内乡、淅川、邓县四县,由宛西自治派主要代表人物彭禹廷、别廷芳等人发起的一场乡村自治运动。对宛西自治的历史地位,史学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文章拟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探析,从而达到更深刻地了解那段历史,更客观地理解宛西自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末,“辞官”回乡的河南镇平人彭禹廷,“以剿匪救民为职志”。他从剿匪救民生涯中深切地感受到,即使剿灭匪患,尚不能“救穷”致富,不能抵御“匪式军队”、贪官污吏的压迫。所以,为实现积极的人生观,而“上下求索”“治本之方法”——以孙中山的“为人民求幸福的”“三民主义”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自卫、自治、自富”“三自主义”理论。并在“三自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掀起了历时十余年的宛西自治,使宛西自治区域成为被世人称颂的“世外桃源”、“自治天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