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良好的习惯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崇高的敬业精神是投身事业的强心剂。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须养成良好的敬业习惯,把本职工作当事业做。要养成良好的敬业习惯,关键是要强化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一、养成敬业好习惯须强化责任心对工作有没有责任心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效。工作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敬业与否的重要体现。(一)要忠职守。办公室里的工作很繁琐,也很平凡。如果没有一颗忠于职守的心,十有八九会厌倦。这  相似文献   
2.
湖南沅江话中有两种附着在动词后的体标记,"得来"是表示动作不久前突然发生,"来得"表示某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与持续。"得来"和"来得"的句法分布、所附着动词的语义特征、所在格式的语用功能及说话人心理与主观评价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互补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习近平同志为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强调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与困难,广大党员干部唯有重视学习,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才能无愧于时代的要求、不辜负党和群众的期盼,才能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才能最终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梦想成真.  相似文献   
4.
正练习是教学流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通过练习。因此教师要认真地设计,精心地组织,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1因材施教,突出练习的民主性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练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  相似文献   
5.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永不枯竭的源泉。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应该指导学生关注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只有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在生活中寻找灵感的"火花",才能围绕生活做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一、教学生学会关注生活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普通人、平凡事,关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  相似文献   
6.
上海方言中有“得”、“来”、“得来”三个补语标记。从语法形式上看,它们构成的补语是组合式的;从语义上看,它们可构成能否补语、情态补语、程度补语。这三个补语标记是多功能的,它们构成的补语在形式上和语义上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考察上海方言中带能否补语、情态补语和程度补语的谓补结构,探讨“得”、“来”、“得来”三个补语标记的异同及其组合式谓补结构在上海方言中的使用,并从方言的句法扩散、历史来源与层次、语言接触等方面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吴明华 《决策》2015,(Z1):72-74
如何让干部真正走进基层,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如何真正在一线淬炼干部,做到服务群众"有真心"更"有能力"?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做了很好的创新探索。如何让干部真正走进基层,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如何真正在一线淬炼干部,做到服务群众"有真心"更"有能力"?庐阳区"一线为民工作法"做了很好的创新探索。自2012年10月起,合肥市庐阳区让党员干部走出机关、驻点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探索出"情况在一线了解、举措在一线创新、问题在一线解  相似文献   
8.
《朱子语类》中"V得来"形式的结构关系和表达的语法意义较为复杂,主要有五种情况:"得"为体助词,"来"为动词;"得"为结构助词,作补语标记,"来"为补语;"得"为结构助词,作补语标记,"来"为语气助词,标示焦点;"得"为结构助词,作转指标记,"来"为语气助词,作话语标记;"得来"为黏合性结构,"V得来"相当于"V起来".  相似文献   
9.
以现代化为价值引领,努力办好优质均衡富有特色的新时代乡村教育已成为全面助推乡村教育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使命。步入“后扶贫时代”,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应以乡土性、全面性与共融性价值作为逻辑起点,秉持守望乡土文化、构筑生命共同体、形塑治理生态圈的实践逻辑。努力打造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发展快的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是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乡村教育现代化愿景的实现,应统筹规划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教育治理现代化布局,以培育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传承乡土文化等方式来实现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和谐共生,从而解决乡村学校在发展中陷入的“割裂、疏离和悬浮”困境。树立本土化培养的治理目标,增强实用性培养的治理内容和深化协同性培养的治理方式有利于实现乡村教师队伍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