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0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心灵隐秘的探究者——爱伦·坡创作及诗论一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坛怪才爱伦·坡毕生致力于探寻人类心灵的隐秘。他的小说及诗歌以死亡、恐怖为主题,极力试探人类心理的承受极限。他的诗论崇尚唯美,提倡为艺术而艺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有着极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闽南民间故事中的怪诞形象与闽南独特的“惧鬼”心理密切相关,是闽南文化心理中的惧鬼因素和魔鬼意象。这种创造不仅可以看出闽南民众对给他们的生存和生活造成不安全不稳定因素的畏惧、警惕和否定,同时也透露出闽南民众对生活危机的发泄和补偿心理以及对美好稳定的生活理想和社会秩序的渴望和追求,形象地传达出了闽南文化的特殊内涵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李贽传奇的人生经历使得其文有别于晚明流行的小品文.他不拘泥于文章风格及形式,善用夸张、比喻、排比复沓及漫画手法直抒胸臆,致力打破封建枷锁及批判"伪道学",认为男女平等才能达到爱情与情欲的双重满足.并主张人应追求"童心"才能回归自我.这种在明清之际过于前卫的想法,屡被认为"怪诞不经",因而官府屡禁其书,后世虽对其评价两极...  相似文献   
4.
怪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形态,但在理论上缺乏明确的定义和系统的总结.沃尔夫冈·凯泽尔对绘画和文学艺术中的怪诞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和本体论探索.他基于18-20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怪诞艺术的分析,认为怪诞是一种异化世界形象,是与荒诞进行的游戏,是一种用笑声唤出并克服世界凶恶性质的尝试.尽管凯泽尔是系统研究怪诞风格并揭示其本质的第一人,在怪诞理论史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但他的观点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5.
佛教禅宗最引人注意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语言观--不立文字,以及由这种语言观所带来的超常的语言实践.禅宗语录文本形式多样,具有口语通俗性、句型多样性、文字简练性、象征暗示性和乖谬怪诞性等特点,都是为更好地传播其思想服务的.禅宗的语言观,一方面深刻地揭露了直觉体悟与语言文字之间的矛盾和关联:一方面又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语言的哲学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刘加媚 《学术论坛》2003,(5):101-103
美国地方色彩十分鲜明的文学流派———南方文学在艺术上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怪诞。南方代表作家福克纳广泛使用"哥特小说"技巧,抒写恐怖离奇的故事,描绘阴森的背景,渲染怪诞氛围,刻画身体畸形、精神变态的人物,勾勒出一个"哥特世界"(GothicWorld)。这种哥特式的怪诞广泛运用于福克纳的创作中,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矗立在怪诞现象背后的是南方人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7.
张辛仪 《兰州学刊》2011,(12):210-212
怪诞既是君特·格拉斯小说的一大艺术特色,也令其晦涩难懂。文章以格拉斯的几部代表作为例,对格拉斯小说中怪诞的体现形式进行分析梳理,并对其作用和意义进行归纳总结,以探寻格拉斯的创作理念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鲁迅最后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的创作历经13年,分为三个阶段,其间呈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曲线和曲折的写作心路历程,最终形成和发展了其独特的怪诞现实主义风格,表达了鲁迅对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存在与叙述荒诞性的终极感悟。  相似文献   
9.
考察怪诞的命名,梳理从古罗马到现代对怪诞的论说,可归纳出关于怪诞的种种说法:反常说、滑稽说、凶险说、狂欢说和象征说.对其综合研究,可知,怪诞不是单面的,孤立的、封闭的,而表现出多重性和包容性,具有一种动态的建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狂欢诗学理论中明确提出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诙谐文化的形象体系--怪诞现实主义.它为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审视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中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民间艺术的怪诞形象体系,是表达民间思想感情的形象载体.它与巴赫金所提出的欧洲民间诙谐文化的怪诞形象体系,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所显示出来的诙谐、怪诞的艺术特征方面,却具有很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