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居正是明代杰出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在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对吏治、财政、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收到了良好效果。其改革之所以富有成效,与他与众不同的用人观直接相关。一、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海瑞是明朝有名的清官,非常讲究道德操守,在应天府当巡抚时,放着八抬大轿不坐,却坚持骑驴子上班。这样一来,他手下的官吏颇  相似文献   
2.
唢呐,双簧齐鸣乐器,在山东一带,称之为喇叭,在我国台湾地区也被称之为鼓吹。按照地域分布,主要分为客家唢呐、沁阳唢呐、子长唢呐等,大都声音洪亮,音色通透,非常有辨识度。唢呐在明朝的典籍中即有所记载。比如,明代武将戚继光曾写道:"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这样描述它:"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相似文献   
3.
明嘉靖末年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后,戚继光于隆庆元年奉诏北调,镇守蓟镇十六年.北调之初,他的境遇相当艰难,幸赖顶头上司谭纶、刘应节及内阁大学士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的支持与协调,他才得以施行各种军事改革.特别是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后,对他完全信任,放手使用,他得以充分发挥其军事才能,使蓟镇的防线得到空前的巩固.但张居正死后不久,他便被调离蓟镇,最后竞郁郁而终.戚继光境遇的这种变化,既反映了当时政坛的剧烈变动,也折射出人治社会的痼疾.  相似文献   
4.
<止止堂集>是明代戚继光的诗文集,王熹校释本于2001年中华书局出版,为戚继光研究提供了便利.但某些注释因失考而产生错误,兹举一例,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正>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明朝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荆州市)人,又称张江陵,谥号"文忠"。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进行了"万历新政"。张居正通权达变,游走于"密室政治"与"民主决策"之间,演绎了一代名相用权、弄权的经典实例。一、善搞"密室政治",意在提高决策效益一是涉及集团核心利益,不得不搞"密室政治"。核心利益的最大特点就是隐秘性和高效性。在这方面,张居正深知如果交由廷议,势必降低决策效率,因此,宁可招致非议,背负骂名,也决不外泄。隆庆四  相似文献   
6.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全面总结练兵、练将经验的心得,对将帅的职业要求、品德修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并对将帅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既有对历代兵家将帅观的继承,又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中国军事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7.
裴钰 《可乐》2010,(10):10-10
戚继光13岁定亲,18岁娶王氏为妻。王氏极其贤惠,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公。那时,戚继光还没出人头地,家里穷得很。一次,她晚饭烧鱼,把最肥美的鱼身中段留给戚继光吃,她只吃鱼头和鱼尾。戚继光抱着妻子,感动得热泪直流。  相似文献   
8.
熊召政  亚有 《现代交际》2008,(12):36-36
张居正用人,打破了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总结他用人的经验,最核心的一点就是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循吏,就是脑子一根筋,只想把事情做好,把结果放在第一位,而不会有道德上的约束;清流则不同,总是把道德放在第一,说得多,办成的事儿却少。有这么一个例子,就是对于海瑞的任用。在那时,海瑞就已经成了一个清官形象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咪拉 《北京纪事》2015,(4):62-67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影视表演系每年毕业汇报都会排演一部大戏,第一届排演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第十二夜》,第二届是曹禺的《雷雨》,第三届副系主任张怡老师选择了一部能展现北戏教学特色的剧目《光照千秋》。这部戏借用了戏曲的元素,讲述了戚继光抗倭的一段故事--选取了戚继光建立新军,驻守浙东,率领台州百姓英勇抵抗倭寇的一段历史,将史实和民间轶事融为一体,重点着墨戚继光面对大义和利益的对立,纪律和亲情抉择时的坚定意志。因当地腐败官员和倭寇勾结,对戚继光进行了构陷,戚继光在民族大义和儿女亲情之间有一个抉择,牵扯到腐败,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上演后反响非常好。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中期戚继光等率领的明朝部队一举平定潮州吴平海盗集团,威名大震。朝廷命其兼管潮惠二府以加强对潮州地区的统治。戚继光南北征战,所向披靡,正值意气风发之际,对此任命却百般踌躇,多次上书请辞,最终使朝廷收回任命,其表现令人费解。文章分析了戚继光认识潮州社会的条件以及对潮州地区的看法,论证了戚继光拒绝任命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中领会潮州地区的社会特点,这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区域关系的表现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