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8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373篇
社会学   9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总是讲述别人的故事,今天也说说自己吧。"北京市委宣传部机关工委专职副主席张传武打趣地对记者说。2014年1月,张传武赴新疆和田任援疆和田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一职。挂职以来,张传武经常在当地寻访、挖掘一些典型人物,然后将他们的事迹总结撰写成宣传资料,提供给记者或作家、文艺工作者。在张传武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宣传得好,故事讲得精彩,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很多人。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上的苏德战线和亚洲太平洋战场上的中日战线是最重要的和决定性的。为了确保两条战线的胜利,苏联和中国的外交活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日本的扩张行动日益猖獗,苏联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胁。在日本的逼攻之下,苏联和中国的战略利益逐渐趋于一致。于是,苏联决定向中国提供有效援助和支持,但美、英等西方国家并不支持苏联的动议。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国向西方寻求保护的外交努力严重受挫,迫使蒋介石政府积极寻求苏联的支持,最后两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条约奠定了苏中友好关系的国际法基础,苏联据此为中国抗日战争提供了必要援助和支持。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增加了太平洋战线,战争扩展到了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从此以后,西方各国才开始援助中国,对华战略才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3.
陈士榘将军,湖北荆门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后裔。1909年4月出生于武汉新军军营黄土坡。  相似文献   
4.
刘萧的长篇小说《筸军之城》,究其内部属性而言,实为当代文学制度规约下的宏大题材小说,其以浓厚的女性自我意识、家族观念和边地风情为写作基础,写就了超越的族裔认同、国族想象,并意图获得一种超越的文化认同;在叙事技巧层面,小说以替补与重复的方式塑造英雄,在母性情怀与男子气概之间寻求平衡,以此建构了筸军的英雄血统,进一步丰富了湘西世界的“边地”内涵。  相似文献   
5.
历史镜鉴现实,民族关系的和谐态势是历史与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外来民族"与"本土少数民族"之间发生着"聚合"与"裂变"。明朝的屯军军事"丝路",以及集现代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综合为一体的"一带一路"战略,都会不同程度地对民族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善于引导,做到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就能防止把隐性的影响民族关系和谐的内在因素消解在萌芽阶段。这就需要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把他们的生存与生活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来考量,必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长红 《中州学刊》2012,(2):132-136
南宋王应麟的易学研究与刘牧的图书易、邵雍的数理易和程朱的儒理易有很大差异,其由象数入手,将象数与人文价值视野融为一体,阐释了《周易》经、传中的处世哲学和治国理想,秉承了浙东学派的事功精神,寄历史反思于学术研究,形成了多样化的援史解易模式,将易学史上的参证史事易推向纵深。此外,王应麟注重散佚易学文献的收罗和整理,其开创的辑佚方法和基本原则对后世尤其是清代学者影响深远,推动了清代学术形态的嬗变,故被梁启超称为"清代考证学之先导"。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71-76
学界在讨论刘知幾所著《史通》之于文学的态度时,往往强调其"援子入史"的文史思想,即认为《史通》是将小说置于史学资料的范畴内进行讨论的。但实际上,在《史通》一书中,刘知幾是以史学家的立场,本着实录的原则,将记事虚妄的史书视为"偏记小说",并将其置于小说阵营的。《史通》进一步认为,史书所记应该为"事关军国,理涉兴亡"之国家要道,这又导致部分记录细事琐言的史书被贬斥入子部小说之范畴。所以,《史通》"援史入子"的做法,一方面打破子、史的界限,扩大小说的领域,另一方面亦导致古代小说观念的重大变革:由隶属于子部、不计虚实的明理著作,演变为兼有子史二部、虚构色彩浓厚、既有说理又有叙事的著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红色旅游在旅游业中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了一种旅游热潮。游览者通过参观红色景点、体会红色文化,进而达到了解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目的。以苏联远东红旗军88旅密营遗址为例,探讨俄罗斯远东地区红色旅游的开发现状,主要阐述了红旗军88旅密营遗址的形成过程,指出其开发优势,并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提出了初步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对儒学和佛学都有较深修养,对"统合儒释"也有高度自觉。学界对"统合儒释"的方式的讨论较多地偏向于柳宗元所自述的范围,即以儒学为本位裁量佛教、对佛教进行抉择,可概括为"援儒入佛";但"援佛入儒"这种更具时代性和创造性的方式也存在于柳宗元的思想成果中。《乘桴说》体现了重视心性的倾向和新颖的儒学阐释之风;《天爵论》重视智识和意志的思想是受到佛教影响的同时对儒学传统的重新发掘和塑造。二文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援佛入儒"的特点,也体现出"统合儒释"的创新性和深度,在中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锡溪南军休所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各级党委和机关要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坚持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满腔热情为老干部办实事、办好事"的号召,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五个老有,做好五篇文章,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做好军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径,收到了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