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发展进程中,非洲社会传统特质与外部世界影响的交互作用,导致了按照西式民族国家模式构建的非洲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受挫。它们大多处于"前民族国家"发展阶段。这些"前民族国家"虽然具备法理主权,但却缺乏经验主权。它们是在构建"民族国家"过程中,将早期非洲的国家机构与非国家组织等融为一体所形成的产物。这些国家具有一种以"新家长制"为特点的前现代性特征,使国家权威及认同下移至家族、氏族、部落、宗教群体、地域性社群等。同时,这些国家还维持着现代民族国家的外壳,以及由非洲地区一体化所促成的"地区国际社会"。不过,现代国家与后现代国际体系都只是法理主权架构下的表象,这使得非洲国家之间的竞争压力在消解的同时,也被其内外的各种非国家行为体所消解。  相似文献   
2.
摩洛哥自1956年独立以来一直谋求非洲大国地位。在摩洛哥外交战略中,撒哈拉以南非洲政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核心内容保持了相当大的延续性。进入21世纪以来,摩洛哥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其扩大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影响力提供了良好条件。摩洛哥结合双边外交与次地区组织外交,推动经济外交和和平安全合作,加强了与中西非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此过程中,摩洛哥也面临着包括自身综合国力提高在内的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21日至28日,中国军队与位于非洲大陆中部西海岸的加蓬军队进行了代号为和平天使——2009人道主义医疗救援联合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既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国人对非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代,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指导下,大部分撒哈拉以南国家进行了经济结构调整。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制订的结构调整方案,有一定的合理因素,比如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和重视农业生产等。但是,由于方案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为蓝本,与非洲国家的国情不符,改革最终失败。  相似文献   
5.
青年:在人口变化背景下的主要资源 在2005年,15~24岁的年轻人占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总人口数的20.4%(见表3.1)。这一数字是参照联合国对青年定义的年龄段而得。而若按非洲联盟所使用的更宽泛的定义(包括所有年龄在15岁到34岁的人)考虑,该比例将跃至34.3%,或者说高达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死亡之海”撒哈拉大沙漠。原先竟是郁郁葱葱、芬芳四溢的大绿洲……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滞缓,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多数集中于此,以至于许多人“谈‘黑’色变”,认为它是一个毫无希望的大陆。本文却不以为然。文章从部分国家的成功实践及其将会产生的“星火燎原”效应的考察入手,然后分析暂时落后的国家具备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条件,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区域环境,在此背景下,再结合对国际环境的考察和对曾被称为世界上最没有希望地区的东亚的经济腾飞的论述,最后得出结论,撒哈拉以南非洲“面包会有的,黄油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曾把原始的人与自然的混纯统一概括为自然的异己性和人类象动物一样的服从性(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页)。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关系发韧于人猿相揖别的时代。100多万年前能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产生。人从动物界的初次提升立即产生了人与自己的母亲——自然界的二重关系。然而人与自然的最初界线是异常模糊、混纯不清的。观念上反映人与自然的朦胧关系的,是原始时代技术与哲学的交融、原始宗教与自然知识的缠结。  相似文献   
9.
资讯     
奥巴马从外交决策中消失赖斯与克里之间的紧张关系正在变得公开化。赖斯对埃及政府提出了批评,这同克里对埃及的评价相反。它说明,白宫和国务院对埃及正在实施非常不同的政策。国家安全政策团队发生内斗在美国政府中不算什么新鲜事。但不同寻常的是,总统没有参与其中。赖斯没有将各种选择方案上呈奥巴马总统来作决断。奥巴马也没有向克里下指示(赖斯不是克里的老板,但  相似文献   
10.
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早期传播带有浓厚的经院特点,传播的力度与广度相对有限。穆拉比特运动、穆瓦希德运动以及"富拉尼圣战"为19世纪萨拉菲主义向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70年代以来,萨拉菲主义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手段日益多元化。其中,极端化的萨拉菲主义以"圣战"分子为传播载体渗透至撒哈拉及其周边地区,不仅冲击了撒哈拉以南非洲以苏菲主义为主流的宗教格局,而且在瓦解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体制的同时,消耗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红利。某些宣扬萨拉菲主义的极端组织在辖区内进行社会控制,灌输超越国界的"乌玛"与"哈里发国家"理念,对当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本已困难重重的民族国家建构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