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1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219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2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有着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承保面狭窄以及险种不全、农业保险人才数量和质量均欠缺、农业保险相关业务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通过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的人员素质和积极开发新险种等措施,有利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宗教管理的政策性文献。运用现代国家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我国不同阶段宗教管理的政策策略,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宗教治理方略的变迁,经历了从政策性管理到法制化管理,再逐步转向法治化治理的演进路径。新中国宗教管理的策略与方式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特征。执政党宗教治理理念与方略的演进路径,与国家治理理念和战略的转变一脉相承,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借用经济学中对制度缺失可能引发的发展障碍的简要分析,引出对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的制度欠缺的思考,进而提出了我国农村扶贫要从以往的政策性扶贫向制度化扶贫转向的工作思路及新阶段我国扶贫工作制度建设的几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求信用社成为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又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承担政策性业务会带来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问题。因此,改制后的信用社不应继续承担政策性负担,而应以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服务三农。国家的支农政策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构筑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7.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运作机制及职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立慧 《社科纵横》2005,20(2):72-73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运行机制及其功能的准确、完整的认识,对我国政策性银行的运作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依据经济、金融及法学理论对对政策性银行的特点、存在根据、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从而形成一个对政策性银行的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新农村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工作任务。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农业政策性银行应该努力拓展业务范围,切实加大支农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加快开办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开发性贷款业务,成为农业发展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体现,并且迫在眉睫。本文对开办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业开发性贷款业务有关政策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以促进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产品的创新和有效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农业实施的区域发展政策以及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迫切要求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行分类指导的区域信贷政策,支持农业区域产业发展。即主产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要继续支持粮食企业敞开收购农民余粮,业务延伸的重点是以支持国家储备为基础,支持粮食企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主销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要支持企业面向市场搞活调销业务;产销平衡区农业政策性金融要在按保护价保证订购粮收购资金供应的同时,重点做好支持退耕还林草工作以及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特征的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能促进农地资源有效利用 ,提高农地利用的效益。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农地抵押金融制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应消除现有法律上的障碍 ,设立类似于外国土地银行的政策性银行 ,主管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融制度 ,但在具体的抵押权规定方面 ,如对土地附着物的效力及抵押权实现方面应与一般抵押权制度相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