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36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上追逃”不仅涉及刑事诉讼中的侦查、审查起诉中的犯罪嫌疑人、审判阶段的被告人,也涉及刑罚执行阶段的罪犯,而且涉及监察案件的被调查人,因而并不仅仅属于侦查措施或者侦查活动。“网上追逃”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制在逃人员恢复法定状态。强制恢复法定状态的措施主要包括异地拘留逮捕的协助执行、先行拘留、无证抓捕,以及由此发生相应的讯问、羁押、押解等相关活动。“网上追逃”应当从适用规范及权利保护两个方面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对搜查的时间未作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夜间搜查频繁出现。夜间搜查很容易侵犯被搜查人和与其同住的人的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给其造成伤害,司法实践中也确实发生了因夜间搜查而把人吓病的案例。因此,我国在再次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应规定禁止夜间搜查。当然,在保护公民隐私权和生活安宁权的同时,也要兼顾打击犯罪的需要,法律可以设置一些禁止夜间搜查的例外。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证搜查还处于内部控制、自我约束和事后监督的阶段。被搜查者的合法权利不得不严重依赖于侦查人员搜查的文明程度。而无证搜查立法的拘谨与侦查实践的现实需要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我国搜查措施所存在的问题,显示出搜查措施对侦查机关的规范和约束力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对被搜查者权利的保障仍有所不足。我国不仅需要完善有证搜查制度,而且更需要建立和规范以同意搜查为核心的无证搜查制度,以追随刑事诉讼现代化之步伐,实现法治中国之梦想。  相似文献   
4.
张宏 《山西老年》2014,(2):13-13
奥运游泳冠军孙杨可谓家喻户晓。前些日子发生在杭州闹市区的一起刮擦事故,爆出了孙杨涉嫌无证驾驶。事故虽为公交车负全责,但孙杨属无证驾驶,根据相关规定,孙杨被行政拘留七天,  相似文献   
5.
刑事搜查立法精密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庆德 《东方论坛》2008,(3):101-108
刑事搜查制度既关系到刑事侦查权的正当行使,又关系到被搜查人的人权保护,各国立法者都要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进行艰难的价值选择,因此西方法治国家的立法者设计了一套精密科学的机制。然而我国关于刑事搜查制度方面的立法粗糙,人权保障不足。借鉴域外经验对我国刑事搜查制度予以全面改造,才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6.
刑事搜查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行为 ,刑事搜查权是警察执法权的重要内容 ,极容易被滥用 ,其后果是造成搜查的“双重目的”落空。我国搜查制度规定过于粗疏 ,可操作性不强。为此必须解决搜查的基本原理、分类、搜查权的批准和发动权限分配、搜查的理由、非法搜查与证据禁用的关系、搜查的程序等六大基本理论问题 ,在理论上重建搜查制度的法理基础、制度基础和程序基础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现行搜查制度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查是发现犯罪和揭露犯罪的重要侦查手段,搜查过程也是最容易发生侵害被搜查者合法权利的阶段。我国现行搜查制度存在较多的缺陷,既不利于惩罚犯罪目的的实现,更不利于保障人权目的的实现。修正现行搜查制度势在必行,也是建设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刑事搜查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利平 《学术论坛》2005,(4):111-115
我国现行搜查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如立法过于粗疏,缺乏一些重要制度的规定;搜查的决定权和执行权合二为一,缺乏监督;搜查程序缺乏必要限制等。制度上的缺陷反映在执法上,就是搜查权力的滥用给无辜公民的正当权益造成损害。因此,如何构建科学的刑事搜查制度,既能发挥搜查的应有职能,又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就成为我国搜查制度改革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案情:刘某系一家铝合金门窗加工公司员工,其工作职责是跟车送货、安装兼业务洽谈。2013年12月初的一天,司机黄先生驾车与刘某为县郊一家个体商店上门安装铝合金玻璃门。收工时已是傍晚17:40多了(刘某的正常下班时间为17:30时)。回公司的途中,黄先生因家中有事提出由刘某将车开回公司,自己先行下车回家。黄先生下车没几分钟功夫,刘某在前方一处无红绿灯的路口转弯时,与相向而来的直行轿车相遇,尽管刘某觉得自己能在轿车前通过,可转弯的一瞬间,还是与轿  相似文献   
10.
电子数据搜查:规定情境与新经验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数据搜查是基于电子数据这一新型证据的独特收集手段.传统搜查理论中“搜查主体”“侵入私人空间”和“有形客体”的要素规定已明显不能胜任规范电子数据搜查的工作.电子数据搜查理论应以规定情境为观念基础和结构支撑,内部情境演发内心意向,合理的隐私期待细化意向颗粒度,外部情境规范外部环境与联系结构,各部分相辅相成、动态运行.电子数据搜查的哲学皈依是新经验主义.新经验主义以不确定性为认知起点,以“数据—驱动”为认知动力,以关联度分析为认知模式,它为电子数据搜查提供了逻辑清晰且高度契合的基础支持.以相关关系为基础,从规定情境到新经验主义,这是电子数据搜查理论构建与进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