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破产给普通百姓带来损失 近来,美国一些知名大企业纷纷申请破产保护;先是能源供应商安然公司,后有大零售商凯马特,继而是环球电讯公司。破产过程的内幕新闻也成为媒体爆炒的热点。关于这些公司与美国政界的关系,由于信息尚未完全披露,人们还暂时说不清楚;关于这些企业的运作手法,因为牵连关系过多,财务报表过于复杂;一般人也看不明白。但从一般百姓的角度看,企业破产造成的损失却是简单而直白的:对劳动者来说,企业破产。将面临失业的危险;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破产企业股价暴跌,个人财富会缩水;对消费者来说,某些企业破…  相似文献   
2.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股在十天内经历四度熔断,遭遇史诗级暴跌之后,本月底又经历了两轮暴涨。“黑天鹅”在股市舞台翩翩起舞,吸引了全球关注,人们不禁要问,美股怎么了?“美股暴跌是建立在过去11年的持续上涨基础之上。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先后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政策,之后美国企业抓住了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实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今年金融风暴席卷美国,股市暴跌,许多大企业都破产了,失业人数剧增,民众消费力骤降。舅舅家在美国西海岸西雅图,虽然远离金融风暴中心华尔街,但我在美国旅游期间在他家住了一段时间,还是体验到了金融危机切实影响了普通美国民众的生活。美国人不爱存钱,消费理念是花明天的钱甚至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手上基本没什么积蓄。然而面对金融危机,美国人也不得不勒紧裤带过日子。  相似文献   
4.
柳絮纷飞 《职业》2009,(9):52-53
“今天股市暴跌啊,我亏了十多万!”朋友在MSN里哀嚎,立马投入安慰他受伤心灵的“战斗”中。没想到他甩来一句话让人哭笑不得一“我在开心刚上虚拟炒股呢!”我们在开心网里辛勤地劳作赚钱,为何不可以将这般用心放到现实生活的理财中呢?  相似文献   
5.
国际     
IEA:未来一个月释放6000万桶油储近日,国际能源署(1EA)宣布,在未来一个月内释放6000万桶战略原油储备,以应对利比亚原油减产,这是IEA史上仅有第三次释放战略原油储备。受此影响,截至6月2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8月份交割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暴跌,跌幅达到5.05%,报于90.59美元一桶。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市场诡谲多变,一度弥漫着看多气氛的贵金属市场在5月突然转向,高台跳水、暴跌不止,其中尤以此前最被看好的白银为甚,5月的第一周就跌去25%,在国内市场,五一节后的白银T+D交易连续三天出现跌停,爆仓者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余平 《东西南北》2009,(5):31-31
金融风暴席卷美国,股市暴跌,很多大公司都破产了,民众购买力骤降。舅舅住在西雅图,虽然远离金融风暴的中心华尔街,但我在他家时,还是体会到了金融危机对普通民众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2009,(1):21-21
近期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令全球股市暴跌,经济领域的剧变带来了人们心理上的改变。对移民行业来说,市场反映尽管没有金融行业那么迅速,但不可否认也引起一场不小的震动,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股价暴跌现象在我国金融市场频频出现,股价暴跌尤其是股价崩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数据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是否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盈余管理显著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盈余管理与股价崩盘风险呈显著的正U型关系。这对全面认识盈余管理、降低我国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年、过渡以及确定性的消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常说: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段过渡时期;老皇历要让位给“过渡时代”。“过渡”二字可以用来文饰现今只对少数人有利的社会混乱和不平等,可以搪塞青年的批评,谢绝青年的期望,还可以要挟大家为一个由乱而治、天下太平的时代而勒紧裤带。这样的线性发展观是理解不了事物的过程、差异和个性的。它对任何有违“全球化”、“清一色”的异类都要否定。它不承认“青年”原是人生中实实在在的一个时期,只把它看做从幼年向成年的过渡。本文认为:今天我们应当把“青年时期”看成是一个“以政治、经济、文化之互相渗透作为其背景的”过渡过程。作者还讨论了当代青年运动的地位、前景以及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