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于,今年春运期间火车票不涨价了.不涨价,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庶人的胜利民众的呼声终于得到了国家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了解决,民众的利益终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那些因此受惠者应该感谢郝劲松,感谢北京市民姜海程,感谢为此十几年锲而不舍的媒体舆论,正是所有努力的合力以及某种机缘,导致了有关部门今天的壮士断腕.使我们看到了和谐社会的承诺开始逐步兑现.  相似文献   
2.
罗尔斯《正义论》的理论旨趣是建立一个人与人合作的良序社会,这使他在构建正义理论时立基于对人性的深刻分析并将人性作为其分配正义的基础.罗尔斯分配正义的人性基础,可以为当代中国构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社会分配正义的实现依系于对最少受惠者利益的增进与保障。而在中国,无论是从经济、社会层面,还是政治层面看,农民都是当下社会中最庞大的最少受惠者群体。中国农民最少受惠者地位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政策根源,与国家对农民收入和财富、自由和机会等社会基本善的不平等分配直接相关。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恰恰旨在改善我国农民的最少受惠者地位,促进社会分配正义的回归,具有鲜明的价值正义性,有利于保持整体社会的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障碍了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繁荣,然而当前的研究成果对于解决中国城市交通中存在的技术异化问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哲学角度出发,提出了当下城市交通发展所需的新理念:关注最少受惠者出行利益,城市交通发展应当是符合每一位城市居民的出行利益,尤其是城市中弱势或困难个人和群体的出行利益,即最少受惠者的利益;坚持程序正义原则,现实生活中大家的关注点已经由实体正义过渡到程序正义,城市交通中任何一项制度和规范的制定、执行必须符合程序正义;坚持以建构主义为前提的进化理性主义,建构理性主义则处于优先地位,进化理性主义应该占据主要地位;坚持公共理性原则,通过合理的制度供给、合程序的制度运行,达到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相统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在罗尔斯所提出的有关社会正义的两个基本原则中 ,强调“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的“差别原则”乃是罗尔斯正义论的重大创新和显著特征 ,但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企图通过补偿与再分配而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处于一种平等地位的思想愿望 ,也带有某种理想化的平均主义倾向 ,理论上也有其不充分、不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组优化组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火电厂机组优化组合问题是一个复杂的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用于求解机组优化组合的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
从伦理学意义上说,风险伦理与罗尔斯"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具有较为紧密的内在关联性。罗尔斯"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理论主要蕴含在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特别是差别原则之中,而"正当对善或好具有优先性"贯穿于罗尔斯正义论的始末。在罗尔斯的"惠及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理论的启示下,我们亟需建立各种利益——风险责任对应追究机制,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强化社会管理,"惠及当代中国最少受惠者最大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最少节点的直线拟合非圆曲线新方法,它采用面积偏差来分析、评价拟合误差,在节点计算时用最大偏差来控制拟合误差。拟合误差一定时,这种方法具有节点数少、计算工作量小和编程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郑纯 《安家》2007,(10):42-45
俗话说得好,"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交通的兴建和运营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推进,城市整体布局发生改变.而轨道交通,不但扮演着改变城市结构和人群结构的重要角色,更是通过"随时随地的瞬间到达",淡化距离概念,切合现代人的时间概念,把一批客户吸引到地铁周边区域中来.不论何种产业,只要沾上"地铁效应",仿佛都沾上了"仙气".而房地产业,无疑将会成为最大的"受惠者".随着地铁5号线运行、地铁10号线全面建成日益临近,北京房地产业再次找到新的价值"题材".  相似文献   
10.
在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与罗尔斯正义论两种立场迥异的分配正义观中,两个社会群体分别成为各自伦理判断的基础,即最大多数人与最少受惠者。然而,两者都未能确定无疑地界定谁是真正的最大多数人或最少受惠者,导致两种分配伦理原则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难。功利主义用最大多数人替代全体人,致使其界定的最大幸福含义模糊不清,据此,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很难准确判断特定的受惠对象,最终以牺牲少数人的利益换取最大多数人的幸福。罗尔斯则将正义原则建立在最少受惠者利益基础之上,克服了功利主义最大多数人的不确定性,以收入指标确定最少受惠者地位,但对个人标准的表述却又过于具体与特殊,以至于无法给出一个清晰的标准,同样给决策者以模棱两可的信息。由于两种正义观的理论矛盾并非通过其自身的理论修正可以克服,因而需要在冲突中相互吸收与融合才能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