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对于"去国诗人"这一特殊群体来说,由于处于异质文化环境之中,他们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念认同、文化认同和语言认同,都具有更为丰富的辨析空间。李笠诗歌中的文化母题意象诸如"历史人文意象"、"家族意象"、"母语意象",体现了民族文化认同中十分丰富的意味。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由译者李笠反复修订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给防线背后的朋友》中文译本而生成的四种版本之间的文本差异,可阐释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写作不仅具有历史性,且以多种隐蔽的语言方式呈现,进而可论述诗歌翻译之中历史性与创造性的具体表现。这种历史与语言的多重交汇其实正是我们"通向现实的新途径"。这一新途径,既直接通向我们处身其中的新鲜而荒谬的社会现实,也曲折地通向我们朝思暮想的新鲜而特殊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