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17篇
劳动科学   16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4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406篇
社会学   89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1.
重庆忠县“天安门”的悬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官不是官,但村官的权力却不可小觑,贵州乌当区新庄村的11名村干部在4年的时间里,采用虚报冒领和挪用的方式侵占村民利益,涉案金额竟然高达千万元之巨。。这宗案子露出水面,让整个社会都感到震惊——村官腐败已经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小打小闹了。  相似文献   
2.
村官肩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调查中发现,当前中国的村官面临着“权”、“利”、素质及心态等困境。这些困境的形成,是历史、体制、行政、利益及自身等原因造成的。帮助村官走出困境,使其承担起历史的责任,需要构建形成责任心的内生机制,提高他们的待遇,并从体制上解决其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常见的田间三种渠道特性夏适应性分析,反应出推广U型砼槽的必要性。给我们今后在水利工程田间渠道结构形式的选用上,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4.
王似阳.男.34岁,中共党员,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到村任副支部书记的大学生村官,现任河南省汝州市汝南街道办事处怯庄村党支部书记。为回报衣食父母,王似阳胸怀壮忠,走出校门,融入“三农”。奋力拼搏,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为村民绘画出一幅幅蓝图.受到当地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日前,记者对其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在少数民族干部选用实践工作中,存在着将少数民族干部与汉族干部选用标准同一化、将对于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照顾原则绝对化、将少数民族干部解决自身民族问题教条化、将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政策规定务虚化的误区。作者提出健全少数民族干部选用标准应着眼于人事相适,保障事业的发展与人才自身素养的提升,要坚持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三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于晓光 《理论界》2012,(9):17-19
当前,大学生村官工作尚有一些问题亟待深入研究。本文力求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研究与对大学生村官心理现象的研究、宏观层面与微观方面的研究有机结合,以期研究成果更加翔实,更具科学性,更有特色,并提出了若干作者认为亟待实施又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是农村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村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却遇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度不够、农村实践能力不足、传播意识淡薄、传播知识与传播技能欠缺等困境。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中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效果,必须提高大学生村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推动大学生村官的知与行的统一,加强他们对农村的认识,培养其传播意识以及提高传播技巧。  相似文献   
8.
干部是负责领导管辖范围内各项工作和人员的统称,无论是国家的干部还是企业中、校园团体的干部,都有着重要作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和管理干部是保证其职责能够良好完成的关键,但是当前我国整体上在这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重视分类适应这个原则,基于此,从这些问题出发,分析在新时期如何应用分类适应的方法选拔、考核评价和管理干部,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体现出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基于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的内涵进行阐述,提出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创新途径,以期提升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科学合理化.  相似文献   
10.
张文军 《河北学刊》2012,32(5):170-174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利弊得失尚未形成共识.从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初衷和理论逻辑来看,其积极意义是不容置疑的,但现行的政策导向属于反向激励和短期激励,不利于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正确的政策导向应当是: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正向激励和长期激励,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关系的战略高度加大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经费投入,可以借鉴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制度和国家、省部级等课题规划制度对大学生村官给予经费支持;推行大学生村官村民“合同制”和任职年限弹性制度,鼓励永久任职,大学生村官配额应重点向老、少、边、贫农村地区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