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吴钟华 《社区》2003,(17):53-53
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莫过于这个国家的国语、国旗、国歌。我在驻基里巴斯使馆工作时,因为使馆仅我一个人,没人跟我说中国话,我对祖国要说的千言万语只能藏在心里。我自己每天升国旗,对祖国的思念之情,都用双眼向冉冉而升的国旗表达。最让我难忘的是庄严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为我独奏时的情景。那一刻,我对祖国的激情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达。1990年初,由于当时特殊的原因,我一个人从驻斐济使馆到基里巴斯共和国建立大使馆。那是真正的建馆,因为对内对外一切都从零开始,而这一切又都由我一人去做,其工作量之大,头绪之多,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我经…  相似文献   
2.
南宋中期以来书坊编的词选集《草堂诗余》盛行。该集今存分类本与分调本两系,版本众多而复杂,涉及诸多词学问题。文章从幸存最早之明初分类本提供的线索,推测宋本之原貌实为歌本。明初增修笺注本,原出宋季书坊所编,已是纯文学读本。明代中期词学家据分类本重编的分调本,则具有词谱的性质,可供填词者之用;其所选词调大都为宋人常用之调,所选之词乃当时流行的通俗作品,尤其不杂入声诗及其他韵文诸体,故对促进词体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词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