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孔子的治国思想包括礼治和德治思想。孔子主张实行礼治 ,礼治最重要的是“正名” ,就是每个人都要按照礼的要求 ,规范言行 ,履行义务。孔子也主张实行德治 ,德治就是进行道德教化 ,最重要的是正己正人。孔子的礼治和德治思想是统一的 ,是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关系。孔子认为 ,用行政和刑罚的方法治理国家 ,只能使百姓因为害怕而不敢做坏事 ,而施行礼治、德治 ,用礼来统一人们的行为 ,用道德教化人们 ,却可以使百姓有知耻之心 ,自觉不做坏事  相似文献   
2.
莞尔 《女性天地》2011,(5):22-24
长期以来,航海领域—直都是男人的天下。然而,在我国第26次科考队奔赴南极的"雪龙号"考察船上,出现了一位引人注目的80后女舵手。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小说贯彻着一种具有现代品格的名实意识。名析离于实之外,遮蔽着人的认知功能:通过命名,掩盖了吃人的社会本质;由于崇名,取消了主体的当下行为。鲁迅运用无名身份与共名效应的比照、有名身份与正名困境的反讽等张力策略,还原了实的本质。这种弃名崇实的意识,执著现在,强调当下之行,体现了鲁迅小说理性的文化批判立场及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研究的考察中,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沿着横向的研究路径,通过分析“名”的本义、“名”的产生、“名”的分类、“名”的作用、命“名”的要求、“名”与“实”的关系、“名”与“正名”的关系以及“正名”的规则,对“名”究竟是什么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诠释,旨在不断逼近“名”在先秦逻辑思想史中的本真涵义。  相似文献   
5.
《吕氏春秋》在博采众家思想之长的基础上,熔铸了其博大精深的管理哲学思想体系.管中窥豹,对其管理哲学思想可以概括如下:在管理者的道德素质上,要求管理者能够"行德爱人";在管理的根本原则上,强调"因而不为";在管理的控制手段上,主张"正名审分";在管理的社会责任上,追求"全生利群".  相似文献   
6.
人们的社会交往是以符号为媒介的象征化行为。周礼是多种传统文化交往符号的统一体,从东周开始衰落。孔子精通周礼,他将周礼中的宗教内容和神秘色彩改造为世俗道德修养,并以正名的形式将礼仪化的符号活动改变为理论符号的思想体系。孔子标榜的仁学是对礼仪行为的重要发展,开了儒家世俗学术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孔子“道”范畴的哲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它在孔子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其意义。孔子的“道”范畴具有天道观与人道观的涵义,人道观是其重心。就人道观而言,孔子的“道”主要是指以“仁”为最高范畴的价值理论体系,它蕴涵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目标;以“礼”为核心的价值准则;以“正名”为核心的政治理想;以“中庸”为核心的方法论和以“君子”为核心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8.
汤奇云 《云梦学刊》2008,29(1):156-157
立足于现代性价值内涵,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重新认知与解读.是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重写文学史"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范型后主流学界所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式.这样做,有着显而易见的三个好处:一是明确了20世纪文学的现代性属性,为中国现代文学"正名";二是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一张完整的百年文学史的"地图":三是赋予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一种紧贴时代思潮的现实意义,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身也实现了"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荀子是先秦思想家,他对语言有深刻的认识,他的语言观主要体现在《正名》中.从其名实关系论、制名枢要论、语词功能论、结构系统论及语言时空观五个方面来看,并与索绪尔的语言观作比较,可以看出荀子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政者正也”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历代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它包含着“平正”、“公正”、“中正”等意蕴,关键在于正己正人。它既是对执政者群体道德品质、行为表率作用的要求,也是对普通百姓修身立德、立身处世的期望。“正”包含了“正名”、“正身”、“正心”、“正性”等丰富的层次与内涵。孔子为实现德政礼治的政治理想,援“仁”入“礼”,提出了“约之以礼”,“为仁由己”的方法,力图从自律与他律、修身与修心相结合的途径强化个体修养,重塑社会价值与思想信仰,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国家政治的有效运行,体现了对“人”及“人性”的关注,彰显了人本主义与德治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