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8篇
综合类   29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关于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兴办实业和发展教育,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民生主义思想。对党和国家的民生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牵制,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一度迅速发展。孙中山在考察和总结了西方国家实行资本主义现代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中"尊生重养"的思想,提出并全面阐述了民生主义学说。这为解决中国的近代化课题描绘了一幅理想蓝图,对于我们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孙中山民元四月辞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职,到宋案爆发一年内思想与活动的研究,学术界早有定论,认为孙中山一年的奋斗其实就是幻想,甚至还犯有与袁世凯会谈的错误。笔者认为,孙中山在这一年的奋斗以民生主义为主导,对民初政局、对袁世凯及其政府的认识没有幻想,没有错误,而是资产阶级政治家的正常行为,在民初共和时局面前,政治家的相互妥协既正常又符合民主法则。随着时局的转换,孙中山及时修正或更改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从主要民生主义的奋斗转换为主要政治斗争的奋斗。  相似文献   
4.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是辛亥百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18世纪之末,19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琪 《晋阳学刊》2009,(4):87-89
孙中山的社会福利观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传统,又受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西方福利思想的影响,形成他颇具特色的社会福利观,成为其民生主义的重要内容。孙中山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认为为国民提供社会福利是政府的责任,倡导社会福利的制度化和法治化建设。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对民国的社会福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先行者孙中山,就主张未来的中国要走既非资本主义、也非共产主义的"中间道路",即"民生主义"道路.它开创了二战后许多亚非拉独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先河.  相似文献   
7.
民生主义、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一脉相承,具有相似的基本特征,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所有制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及实践的需要不断调整、逐步完善。本文着重以发展的观点对三种所有制结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2,1(5):102-109
孙中山把铁路建设作为解决民初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的“务本之谈” ,并把铁路建设的成功与否看成是关系到民国生死存亡的前途问题。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其民生主义思想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 ,铁路建设问题是他在民元试图着力解决的民生主义的中心问题。研究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是深入了解其民生主义思想的钥匙  相似文献   
9.
自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揭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以来,"民生主义"立即引起世人的关注与议论。一百多年的民生主义研究,可粗分为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研究各有特点和侧重,但仍有再研究的广阔空间,特别在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建立和谐社会的时代,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尤其必要。  相似文献   
10.
民国十九年土地法在中华民国土地立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孙科称其“体大而思精”.该法此后历经修改,体现了民国土地立法者们为实现孙中山“民生主义”之努力.以民生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和探究这部土地法,从中可以获得民生主义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法理论与实践中的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