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40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4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全传》中的“老种经略相公”乃是当时担任“鄜延路经略副使”的宋代名将种谔,“小种经略相公”则是其侄子种师道,皆为山西名将。罗贯中把这一内容写入《水浒全传》,含有为故乡山西人物立传和隐写北宋“亡国痛史”的深刻意味。  相似文献   
2.
舒乾 《职业》2008,(1):54-55
按照水泊梁山的发展进程,《水浒》很清晰地勾勒出企业的三个发展阶段,创业阶段,可以称为王伦阶段;发展阶段,可以称为晁盖阶段;扩张阶段,可以称为宋江阶段。梁山公司三个发展阶段,三个董事长,三种治理公司理念。从王伦的自给自足,到晁盖的有限度扩张,再到宋江的极度扩展,对应于现代企业,也展现出各个时期企业的典型特征,生存规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没。笔者特别归纳了“企业发展四律”,奉献给广大的读者,奉献给那些正为企业发展费思量的企业家,奉献给那些准备创办企业的新青年们。  相似文献   
3.
王振彦 《南都学坛》2005,25(2):70-72
明代长篇小说在经历了神异化、传奇化、历史化的过程以后,作家们的目光转向了世俗和人间。这一转变,使小说作家的文学定位由以前的仰视天空或回首过去转向了对现实、对人生的描写。而那些叱咤于神话、历史和传奇故事中的英雄豪侠,诸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武松等人到了《金瓶梅》等一类世情作品中,便褪去了神奇的色彩,而被赋予了常人的属性,这是作家审美视角转换而导致的人性回归。  相似文献   
4.
阐述《水浒传》作者施耐庵生平事迹至今不详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剖析以人废言的弊端,以张国光先生风范向刘世德先生进言,就马成生先生《杭州与水浒》提出不同看法,驳斥应守岩先生对耐庵故里——江苏兴化的诬蔑,呼吁海内外学人让施耐庵归真反璞。  相似文献   
5.
吴宪贞 《齐鲁学刊》2012,(4):132-135
在英雄本位语境下,《水浒传》女性视点呈现出弱化、丑化、男化等非对称性、非常态化的建构。究其原因,除了宋明理学时代文化心理的深层影响外,更主要的是流传广布而极具世俗情味的江湖母题自然渗入《水浒传》的累积成型中,使得《水浒传》女性视点成为某些江湖母题的情节化、故事化和具象化,成为趋附于英雄本位而生的一类特定语境女性景观。《水浒传》的女性视点因对传统的文本模式、道德取向和审美习性的悬搁而呈现出一种全新的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6.
水浒故事中的侠,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渴望拯救与回归的寄托。而对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行动的勇气与能力,作为思想者的知识分子来说,水浒故事中的侠,又是他们思想与行动完美合一,生命绝对自由的心理渴望与崇拜。因此,水浒故事的侠暗合了民众的心理期盼,这是水浒故事中侠的魅力所在,又是水浒故事生命之树长青的一个捷径。  相似文献   
7.
<正>《水浒》中有两个做得非常成功的"二把手",前期是辅佐晁盖的宋江,后期是辅佐宋江的卢俊义。宋江上了梁山后,晁盖为报宋江担着血海干系来报信的恩,提出让第一把交椅给宋江。但宋江眼界、智谋都远远高于晁盖,此时第一把交椅已非晁盖的私人钱物,可以私相授受,即使宋江当时真有心取而代之,也不能贸然接受。对宋江而言,当时的第一把交椅是个火山口,他不会傻得寸功未立,仅仅因为自己对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明代画家陈洪绶早期插图作品《白描水浒叶子》的基本背景、图式、造型与线性的分析与研究,认为该作品具有"游戏化"和"类型化"的造型特征,方折线性和图形装饰风格也已有端倪可察,是老莲早期绘画的一件代表作品。  相似文献   
9.
宋江“杀惜”是“水浒故事”的重要情节,也是宋江人生轨迹的重大转折点。《宣和遗事》中,宋江因情而“杀惜”,之后主动上梁山落草,表现了宋江的重色与冲动,亦显示其极强的反抗性。元杂剧“水浒戏”中,宋江因醉酒而“误杀”阎婆惜,表现了他鲁莽的特点;宋江又有自首情节,这又显示了宋江的反抗性有所削弱。《水浒传》中,作者对宋江“杀惜”进行了巧妙改造,阎婆惜已不再是娼妓,而是宋江的外室,由于阎婆惜一再威胁宋江,宋江在情急之下无奈杀之。这样,宋江的性格不再是重色与冲动,而是稳重与隐忍。这种改造是因为作者要把宋江塑造成忠义形象的典型。  相似文献   
10.
水浒》中的职业军人落草为寇,各有不同的路径。后期的呼延灼、徐宁、关胜、孙立等人是在宋江的极力招揽下,半推半就。前期几位武官中,杨志落草的原因和家破人亡的林冲、抱打不平的鲁智深不一样,他从一开始就非常明确地划清与贼寇的界线,甭说泄漏国家机密的宋江没法和他相比,就是鲁达、武松这些公人,对国家的忠贞都不如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