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17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406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梦溪 《中国藏学》2020,(1):161-169
西夏地区所流行的藏传佛教显教注疏以往较少为学者所重视,却是活跃于西夏地区的藏传佛教僧人学习、修行所必需的文本。此类文本主要以藏文原本和西夏文译本两种形式流传,文章所涉文献即是藏族高僧在西夏所造,又译为西夏文的《金刚经》注释书。该文献在遵循藏传佛教阐释习惯的同时,亦含摄了西夏王朝建立以前即流行于敦煌地区的汉传佛教学说,体现出当地僧人博收广纳的学习方式以及该地区多元交融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法治现代化的过程中,正当程序是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公认的法治要素之一,是中美法官处理纠纷的共同制度前提。中美都需要客观公正的程序使诉辩双方信赖司法裁判的过程,同时也需要能够贯彻形式法治的司法方法。在程序法治之下,中美法官所运用的司法方法有三大共同点:其一是遵循释义学解释,中美法官执业的第一要求均是首先理解法律文本的意义;其二是坚守形式理性,在结合案件事实适用法律时应确保推理过程不掺杂非理性的因素,中美法官均在可预测的诉讼程序之上借助全国统一的法律数据库和智能系统进一步确保实体法裁判尺度统一;其三是追求法律之真,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使得现代法治国家更加重视物证基础上的法律真实。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同声千字文》中新增的《中原雅音》平声音释材料与《韵学集成》中所见《中原雅音》的平声音释材料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就其平声是否分阴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认为在《雅音》的声调系统中,平声方面已经有了阴阳分化的迹象,但还没有进入到最后的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4.
道家 (教 )一直都很注重对心性问题的研究。隋唐以降 ,道门中人对心性问题的阐述无不带有儒释之痕迹。宋明时期 ,心性问题的系统阐释是天师道徒发展天师道哲学的重中之重。作者分析了此时期天师道领袖人物的心性思想 ,并指出它们的儒释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综合英语课是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本文旨在探讨外语教师如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在课堂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方法 ,将合作理念贯彻到教学环节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充当课堂教学的监控者、指导者等角色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儒、释、道三家哲学的共同特正是“无我相”;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也是“无我相”,代表儒释道三家精神的诗人屈原、王维和陶渊明三派诗歌,以艺术手段显现至高无上之境──“物我皆忘”,“物我一体”、在此境界之中,诗歌作为艺术家心灵的外化,绝不是中纯的语言文字对情感的渲泄,而是生命中修炼境界的极致,通达这种“无我”的人格境界和艺术精神,正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临潼新丰——战国秦汉墓葬考古发掘报告》著录一批秦陶文,共90方.《燕下都新出土文物集拓》著录了一批燕陶文.这些新的陶文材料,弥足珍贵.其中个别陶文的释文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其补释,提出了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新近发现的两件宣德六年(1431)和正统十四年(1449)的法旨,由北京大隆善寺发往岷州大崇教寺,是目前最早的关于班丹扎释的藏文资料,在明朝驻京藏僧的资料中极为罕见。第一件涉及大崇教寺法脉传承,第二件事关寺院财产分配。这两件法旨对研究班丹扎释、大崇教寺乃至明代藏传佛教都具有重要价值,文章译释了法旨内容,并结合法旨内容初步考述了大崇教寺的创建时间和法脉传承。  相似文献   
9.
刘淇的《助字辨略》在我国虚词研究史上第一次对虚词进行了完整的分类,并提出虚字以表“性情”论。《经传释词》是又一部专门研究虚词的著作,其体例严谨,论断精审,向来为学术界所称道。作为清代虚词研究的代表,两书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两相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种角度的研究特点和所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尔雅》除了在训诂学、音韵学、词源学、方言学、古文字学方面的重要影响外,作为最早的百科全书其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尔雅·释草》的命名理据研究及其背后折射出的先秦文化,有利于探求先秦时代古人对草木植物的认知特点,确立名实间的关系及先人的原始思维特征,揭示上古时代的生产生活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