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桓温取道三峡、进击成汉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有着非常显著的原型意义。桓温识八阵于鱼复并赋《八阵图》诗,开启了"八阵图"这一具有特殊文化蕴含的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世代书写;《世说新语》中,有关桓温三峡中黜免部属及见绝壁而叹的故事,则分别引发了中国文学传统中关于"哀猿"、"峡险"两个文化原型的书写热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沔阳雕花剪纸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民间艺术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为依据,从生产生活、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时代风尚四个方面对沔阳雕花剪纸的民俗美进行论述,并试图揭示产生这些审美特征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3.
楼或 《领导文萃》2007,(7):51-55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相似文献   
4.
与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相比,沔阳话中以“等/紧”构成的被动句只有完全式被动句,以及含被动意义的“遭、挨、乞、逗”谓词,没有复合形式,其所带的宾语也各有限制。在句法功能上,“等/紧”字完全式被动句可做定语、主语和宾语,在语用上是地地道道的白话,普通话中较文一些的“被”字句不能译成沔阳话的“等/紧”字句。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忠武祠墓志》载"沔阳八阵图考、说"进行了部分解析。认为,《忠武祠墓志》作者李复心的研究破解了沔阳八阵图,化神秘为具体,化繁难为简易。其研究方法异于他人,其研究成果是贴近实战的,是别开生面的。本文在李复心研究的基础上,推出沔阳八阵图在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前线应是得到了应用的。因此,沔阳八阵法对研究诸葛亮技、战术方面的军事思想有重要意义。如果能在适当的地方,恢复李复心研究的沔阳八阵图垒,对保护文化遗产和发展现代旅游及给后续研究者提供"八阵图"的实物参数,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作八阵图见于史书记载,在流传过程中,八阵图被人为神化,并与阴阳五行、八卦、道教符策化的遁甲术相联,愈加扑朔迷离。八阵图本身所具有时效性、复杂性,老百姓对作八阵图的诸葛亮的推崇及三国故事流传过程中,孔明被道士化,是造成八阵图脱离本来面目,走向神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蒋小平  徐钊 《江淮论坛》2022,(3):154-159+192
《八阵图》是徽昆武戏代表性剧目,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其并无专门研究,《中国戏曲志·安徽卷》《中国徽班》对其剧情介绍出现错误。通过梳理安徽省徽京剧院、安徽省图书馆和安徽省博物院收藏的晚清民国15种徽戏《八阵图》抄本,叙考其抄本形态、纠正其内容差误,探讨演出繁盛与编创观之关联,对不同抄本间情节与音乐细微差别做出阐释。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沔阳雕花剪纸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民间艺术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理论为依据,从生产生活、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时代风尚四个方面对沔阳雕花剪纸的民俗美进行论述,并试图揭示产生这些审美特征的深层动因.  相似文献   
9.
杜甫诗歌的高度写实风格并不排斥其理想化,在他的诗作中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当时的时代人物及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等同于客观存在的生活中真实的人物,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打上了鲜明的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的印记,折射出杜甫本人高大的身影,是为人物形象的意象化,并以《前出塞》九首《佳人》《八阵图》三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大诗人杜甫作诗说:"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这首诗中,杜甫对诸葛亮的敬仰与惋惜之情跃然纸上,千百年来,诸葛亮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他未出茅庐,先知三分天下。尔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赚荆州,取成都,夺汉中,七擒孟获,形成三分天下中的蜀汉基业。其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为官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