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泡澡堂子     
《中外书摘》2014,(2):95-96
老北京人去澡堂子,并不单纯是去洗个澡,更是一种放松和享受。在热腾腾的大池子里泡透了身子,盖上雪白的浴巾在小床上眯上一觉,再喝上壶喷香的花茶,从骨头到肉都觉得松快。不过,这种享受仅仅属于老少爷们儿。过去女人是没有泡澡的。  相似文献   
2.
盛芳 《社区》2010,(12):4-4
近日,安徽某市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位71岁的老人在某澡堂洗澡时,心脏病突发,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失去了生命。老人的亲属认为,老人出事主要是由于澡堂水温过高等原因造成的,于是,就把老人的灵堂搭在了这家澡堂的门前,要求澡堂老板赔偿其经济损失。附近几家澡堂见此情景,纷纷贴出告示:  相似文献   
3.
长巷短忆     
肖复兴 《社区》2009,(2):38-39
长巷一共五条胡同,我最熟悉长巷头条。小时候经常穿过长巷头条到鲜鱼口,或拐进庆隆大院,那里有一家洗澡堂子,父亲常带我到那里去洗澡,澡堂子前面有一片很宽阔的空场,可以带个小皮球来这里踢球。  相似文献   
4.
开心五分钟     
《伴侣(A版)》2013,(7):63
爱吃的人甲乙丙三个人去荒岛探险,遇到一个爱吃人的巨人,他们求巨人不要吃自己。巨人说道:"你们每人去找十个水果,只要在一分钟之内吃完,并且中途不笑,我就放了你们。"三人答应了。甲去找了十个苹果,但没吃完,被巨人吃了。乙找了十颗草莓,吃  相似文献   
5.
谭仕芳 《老年人》2013,(4):35-35
老家有过年前泡澡的习俗,寓示干干净净过新年。父亲年轻时喜欢泡澡,那时家里没浴霸,没热水器,泡澡只能去公共澡堂了。家里哪怕再穷,过年前也是一定要去泡一次的。可自从我的3个弟弟妹妹相继出世后,家里负担日益加重,父亲这规矩就自己破了,再也没进过花钱的澡堂子。  相似文献   
6.
澡堂子忆旧     
清洁卫生是中华民族的良好风尚,古人讲究沐浴更衣,我国很早就有了沐浴行业.南宋时就有浴堂业,时称"三香水行".元代北京就有了浴室,但开办浴室的人多是寺院僧人.到了明永乐年间,北京浴堂业开始兴盛起来,宫廷设"混堂司"机构,专门管理"沐浴堂子","凡内宫皆于皇城外有堂子之佛寺内沐浴,并有专人擦澡讨赏."当时浴室简陋,"窗糊油纸,壁置油灯."门前挂有幌子,浴室的门前有一副对联:"金鸡未唱汤先热,红日东升客满堂."  相似文献   
7.
焦鑫恒 《老友》2012,(12):30-30
一个秀美的小镇,一条绵延15里长的河流穿境而过,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南江因此而得名。在南江乡中顺村,居住着一位64岁的乡镇退休干部康垂凰,他的继母姓方名春香,康垂凰叫她"娘",但老人实际上是他的亲婶婶。康垂凰几十年如一日把婶婶当亲娘孝敬的感人事迹,在全乡不胫而走——  相似文献   
8.
2011年8月,当我终于站在那大书"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的校门前时,还是抑制不住数天以来激动的心情,发出了"哇"的一声感慨。新生报到,家长带着孩子或孩子带着家长在教学楼、食堂与宿舍之间奔忙,每个人都出了一身淋漓大汗,或是激动或是天热。经过一上午的忙碌,我终于领到一张条子:四楼,405,一床。  相似文献   
9.
鑫园澡堂,是烟袋斜街里的一家较大的店面。鑫园澡堂位于烟袋斜街东口内不远处,紧挨着大石碑胡同的南口,是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店,在北京恐怕也算是屈指可数的一家老浴池了。据说鑫园澡堂最早的东家,和前清慈禧太后的红人大太监李莲英还有些关系。鑫园澡堂历经晚清、民初、日伪和民国几个时代,直到现在仍然在为民众服务,实在是难得。  相似文献   
10.
青鸣的家在北方一个小镇上,上世纪80年代初,父亲在镇子上开了第一家澡堂。以后,同学都叫青鸣:澡堂老板家的儿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