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3篇
统计学   6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产业相融互动,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益尝试,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益探索,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新路子,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办法广安市是农业大市,全市有耕地433万亩,农业人口390万。按照"新村围绕产业建,产业围绕新村转"的总体思路,建设农民新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今年8月10日,全省新村产业相融  相似文献   
2.
郭建军 《决策探索》2009,(14):16-18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渐进过程,需要大量的要素投入,从而需要调动农民以及社会投资者投资农业的积极性。过低的农业比较效益状况严重制约着黄淮平原等主要农产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指引下,这种局面开始得到改变。但总体来讲,对此问题,从理论到实践层面都需要深化和提高。例如,都说农业比较效益低,到底低到什么程度?都说“反哺”好,但还不够“解渴”,到底“哺”到什么程度才合适?什么“哺”法最科学?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应该进一步坚持反哺方针,努力构建科学的农业比较效益形成机制,奠定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化办公手段的采用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条件,办公自动化成为办公领域革命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档案工作已由过去管理单一的文书档案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多门类的综合档案,档案载体也从以纸质为主向多种形式载体发展。形势的发展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朱隽 《决策探索》2011,(17):38-39
原来人们要求“三十而立”,现在变成了“三十而富”,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成为衡量成败的标准。从“四大件”到“有车有房有闲”,成家立业的标准在物质条件的指向上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高。人们都把名望、地位、金钱当作成功,可这些只是成功的附属品,并不是成功本身。人们的精神追求去哪儿了?  相似文献   
5.
雷莹莹 《决策探索》2008,(20):70-70
在现代社会的物质条件和观念背景下,夫妻双方冈感情破裂而不得不面对离婚的现实,这是极为平常的社会现象.近年来,随着离婚案件的居高不下,人民法院受理的涉及未成年人权益的民事案件也逐年增多,离婚诉讼过程中如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最大限度避免由于父母的感情纠纷给未成年子女带来伤害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刘婵 《领导文萃》2011,(2):114-117
GDP的增长是真实的 "实际上只是心理层面没有感受到GDP的增长,物质条件一直在改善。"中国银行高级经济师周景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赞同"人民生活水平随GDP增长恶化"的说法。"不然每年那么多房子、汽车、家电,不是老百姓买走了,那都是谁买走了?"  相似文献   
7.
制度创新与科技进步:现代交通文化的两大支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交通文化的真正出现,有赖于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以及现代化交通环境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创新是健康交通的重要保证,科技进步则为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促进交通制度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条件.由此,制度创新与科技进步构成了现代交通文化的两大支柱.  相似文献   
8.
正民生幸福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民生问题成为党和国家着重关注的领域之一,十八大更是提出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民生问题、实现民生幸福是人民的基本诉求,也是党和国家当前社会治理的基本目标。要实现民生幸福,应当从经济、文化、制度和价值四个层面进行构建。一、民生幸福的经济维度"追求幸福的欲望只有极微小的一部分可以靠观念上的权利来满足,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1]物质条件是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一个成功的母亲,不是给了女儿多么丰厚的物质条件,而在于教会了女儿什么生存本领,在她的精神世界播下了哪些种子……2010年2月12日,《金婚风雨情(简称金婚2)》在北京顺利杀青。这次,王宛平和女儿丁丁共同担任编剧。之前,王宛平创作  相似文献   
10.
姜仁良 《人才瞭望》2009,(2):100-101
一、企业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目标 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从而要求人们对有限的、相对稀缺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