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友  秦丽 《当代老年》2009,(2):34-35
从被誉为“八十年代活雷锋”、“当代保尔”,到最近当选为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与事业的奇迹。然而,在这些奇迹的背后,我们不能忽略一个男人的身影,他就是张海迪的丈夫王佐良。  相似文献   
2.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外语界的老前辈,对外国文学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建树颇多。本文拟从生态翻译学这一全新的视角来诠释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文章认为,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看,王佐良先生的翻译思想同样体现了生态翻译学思想:翻译生态的"和谐统一";翻译行为的"适应/选择";翻译过程的"汰弱留强";译者追求的"译有所为"以及译品生命的"适者长存"。  相似文献   
3.
在描述原文总体风貌的基础上,文章从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论读书》三种译文中的大量译例,通过比较研究,展示了王佐良先生在忠实传递原文内容和文体风格时表现出来的精湛技艺和严谨的翻译态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和重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对培根经典名篇《论读书》的三种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三种译文的异同之处。鼓励译者充分发挥主体性,不断创作出优良译文,丰富文学翻译作品。  相似文献   
5.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英国文学史家、教育家、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本文在对王佐良先生的主要著作《英国20世纪文学史》深入研读的基础之上,参考其他学者对于王佐良先生学术成就的评价,从而总结出他在英国文学史研究方面的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译诗还是论诗,王佐良均表现出一种奇妙的现代敏感与语言才能,他并非一个纯粹的追究义理、考究辞章的学者。事实上,王佐良的语言才能与现代敏感正来自其诗人特性,通现西南联大校园诗歌实践,审察现代诗在20世纪40年代所面临的转型,就不能不注意到:在联大校园诗歌对于新的抒情道路的探寻中,王佐良的现代诗写作具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抒情风姿,他以“迷人的抒情”与“泥土的根”的交融展现了别一种抒情形态。  相似文献   
7.
程振兴 《天府新论》2008,2(1):154-158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诗人穆旦已经被充分经典化了.王佐良的评介文章<一个中国诗人>,是穆旦研究的经典之作;穆旦的诗作<饥饿的中国>,标志着穆旦创作走向世界.从<一个中国诗人>到<饥饿的中国>,穆旦提供了一种"世界诗歌","可译性"是这种"世界诗歌"的重要特点.穆旦的"世界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意义重大,但也由此带来了穆旦诗歌中备受争议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8.
飙尘 《老年世界》2009,(4):8-10
从被誉为“80年代活雷锋”、“当代保尔”,到最近当选为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联合会主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奇迹般的海迪,一个美丽、优雅、自信的海迪。然而,在海迪创造这些奇迹的背后,我们不能忽略一个男人的身影,这就是她的丈夫——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培训中心教授王佐良。  相似文献   
9.
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英国文学史家、教育家、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本文在对王佐良先生的主要著作《英国散文的流变》深入研读的基础之上,参考其他学者对于王佐良先生学术成就的评价,从而总结出他的学术思想与成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