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94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233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463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4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中国现、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取向由“贡献你自己”而“牺牲你自己”而“发展你自己”,文学的价值走向也相应地经历了由二十年代末至共和国建立、由共和国建立至八十年代末、由八十年代末至世纪未的流变。中国现、当代社会人的价值取向及文学的价值走向是一个与近代流变过程有着某种相似而又并未因二十世纪的终结而完成的流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社会现的视角──审视了公共政策。因为在过去的有关公共政策的定义中,我们无法看出各个政策的重大区别,而事实上它们在是否符合人性的需求,充分考虑民意的基础并有效促进了人民的自由与福利等方面是有着重大区别的。本文将公共政策界定为是一定的权利中心在众多备选的计划、规划或可行之行动方案中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这样一个过程。由此对选择的社会观基础进行考察,社会观影响到了人们对待集体行动的态度,进而又影响到社会秩序观。而持有不同的社会秩序观的人对公共政策有着根本不同的看法,最终得出好的公共政策的基本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4.
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在韩国的研究轨迹,对韩中两国的学术界都有重要意义。20世纪韩国的中国现当代 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研究方向差别不大,中国当代文学及港台文学研究方面较落后,研究对象集中。21世纪的研究倾 向是:韩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更多起来,并脱离中国研究的既定道路,韩中比较文学研究相对活跃。  相似文献   
5.
在悠久的中日关系史上 ,汉籍的交流所发生的深远影响 ,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弥补了因人员交流受到限制而导致的遗憾。因而就汉籍东传日本及其回流 (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国学者赴日访查引进汉籍 )的历史和日本收藏汉籍的现状进行系统考察与研究 ,对于深化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开展国际汉籍研究领域的合作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养老保险制度的模式出发 ,结合目前我国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和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后期的科学背景下,恩格斯借助于当时科学理论的最新成就系统地勾画了"我们世界"的一幅幅画面.主要包括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画面、联系的和谐性和运动的发展性画面、运动不灭的画面、生命存在的画面、生命起源的画面、生命进化的画面和人的进化发展的画面,这些画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恩格斯的辩证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是多元的,人们的价值现也是多元的,当前在价值观念领域中多元价值现并存格局呈现出非整合的散乱状态,整合多元价值现,构建一种主流价值现作为人们从事实践活动的动力因素和内在尺度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史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时期.学者们呈现出不同的学术眼光,体现在史料上,新旧学者对史料的态度与认知颇为不同.由于眼光的不同,史料的价值也迥然有别.新派学人具有一种新的史料现,认为一切史料都是平等的,都有其价值,史料的范围大为扩充.而旧式学者则仍保持旧有的史料现,重视文字史料,轻视实物材料.民国新史学的建立和发展,与新派学人的史料现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与时偕行"、"与时俱化"的观念,以取法天地四时的运行为基准,是一种四时循环论的变化观.我党提出的"与时俱进"思想的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和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它的哲学基础是科学进化论.这一特征在语词上通过一个"进"字表达出来.虽然"与时俱进"和"与时俱化"只有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本质的超越.同时,这一表述通过对中国古代<易经>、<庄子>等经典的吸收,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内涵,也建立,了联接传统与现代的一道桥梁.当然,由于现代时间观念的一维性质,使得人们在批驳"直线进化论"的同时,易于陷入"时间进化论",而时间进化论实际上也是一种直线进化论,这也是需要警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