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97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67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78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现代社会中,权利与权利的冲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隐私权和知情权便是一对相互冲突的权利,正所谓"你要隐私,我要知情".因此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斌 《社区》2004,(14):50-50
5月30日,46岁的四川省达州保姆杨明艳(化名)终于作出决定,要将自己的成都雇主推上法庭。 遭遇 莫名其妙患上“怪病” 杨明艳来自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周家镇。为照顾在成都读书的儿子,去年3月份,她就从深圳回到成都并在九眼桥劳务市场登记,等候雇主聘用消息。没过两天,一位富态的中年妇女与她联系,有意聘用她当保姆,见面后,双方觉得都不错,于是达成了聘用协议。在签订协议之前,雇主张女士专门查看了杨明艳的体检记录,发现她身体健康后,满心欢喜地领着杨明艳走进了苏坡桥的某高档居住小区。  相似文献   
4.
关于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采访不仅能真实地采访到用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 ,将社会丑恶现象曝光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需要 ,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然而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 ,新闻纠纷与新闻诉讼也随之增多 ,有的记者或因运用不当、或因滥用隐性采访而被告上法庭 ,甚至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 ,正确认识隐性采访 ,对其进行法理分析 ,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知情权、新闻自由及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权已成为广泛的共识,而新闻自由是实现知情权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知情权的规定存在相当大的空白,而新闻自由也没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立法上的缺陷直接影响并决定了政府监督缺位、人权保护不力等现象。我国当前应借鉴发达国家在知情权方面的立法,从而更好地保护新闻报道的自由权。  相似文献   
6.
高乐 《小康生活》2005,(9):53-53
据韩国《联合新闻社》报道,韩国农林水产部8月1日称,明年韩国将引入记载所有农产品生产、流通过程的“农产品来历追踪系统”,以便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迅速处理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涛甫 《决策》2004,(4):49-50
前一时期,媒体关于中国新闻发言人拘报道热闹了好一阵子,我对中国政府启动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是十分肯定的,它的意义从积极的角度看,怎么肯定也不为过。但是,我认为关键看下一步怎么走。  相似文献   
8.
知情权是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前提性、必然性权利。公民知情权的实现遭遇来自主体、公开例外、程序等方面的多重障碍。针对知情实现的现实障碍,需要减少或取消对知情权申请主体资格的限制,建立信息公开申请移送制度,避免行政机关基于主体资格的推脱推诿;明确信息公开例外的界定、规范信息公开例外的审查制度,削减行政机关拒绝公开的借口;建立行政复议前置和信息公开审查委员会制度,增强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的公正性和实效性,破解知情权救济的程序性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容易发生公共危机事件,需要政府做到有效的信息公开。我国公共危机中的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有利于稳定民心。同时也存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依据不全面、实践操作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改进我国公共危机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包括:完善法律制度规范,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机构,遵循信息公开梯度原则,拓展信息公开的途径等等。  相似文献   
10.
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实现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密不可分: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环境知情权实现的前提,是实现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证,是实现环境知情权价值理念的必然途径。然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面临缺乏真实性、及时性,失灵现象频发,信息不公开成为常态几大问题。其缘由在于政府环境责任意识淡薄,未给予环境信息公开足够的重视;各级政府的维稳悖论盛行,不稳定幻像的主观感觉强烈;我国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立法甚少,法律未发挥利导作用。探究我国环境知情权缺失现状及其缘由,对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