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东岳论丛》2017,(1):179-185
汉末魏初,汉字字体演变正发展到关键时刻,钟繇于此时师从曹喜、蔡邕和刘德升三位书法家,系统学习各种字体,并在后来的书写中不断总结经验,创制新体,后世将其所善诸体统称为“钟书三体”,即隶书、楷书和行书,实际还应包括篆书。但是,因为家学家风、社会环境和个人性格等方面的原因,钟繇不善草书。钟繇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在书写中传承古法,使当时出现的俗体逐渐成为正体,其书写中充满雅的气息,可以称得上是文人书法时代的真正开创者。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呈现出社会多样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在多样化社会条件下如何坚持主导性”的问题,也面临“如何主导多样性”和“如何在主导性指导下发展多样性”的新课题。上海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石书臣博士的专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版),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探讨。该书是国内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一部力作。第一,该书认为,坚持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思想理论战线曾一度出现一种淡化甚至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元景造像记》又称《太和碑》,是一方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北魏造像题记,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该碑在碑学界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本文通过为该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坐标中进行定位的方式,找出了它在魏碑书法家族中所具备的诸多先进因素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了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石书田 《职业》2011,(31):20-20
刚刚进入秋季的北京清晨,空气中没有了以往的燥热和喧嚣,透露着一种与夏日不同的成熟与稳重。此时,在郊区农场,人们正挥汗如雨,把大把大把的秸秆、菌棒和稻草捆扎成包,卖给前来收购原料的工作人员。一台台崭新的燃料设备出现在农家,用来把农业废弃物压缩成可利用的成型燃料。  相似文献   
5.
《元景造像记》又称《太和碑》,是一方书法艺术价值很高的北魏造像题记,由于受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的影响,致使该碑在碑学界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本文通过为该碑在中国书法发展史的坐标中进行定位的方式,找出了它在魏碑书法家族中所具备的诸多先进因素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从而达到了深入挖掘其艺术价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