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9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省社科院历史研宄员谭继和曾经建议: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在古街道、古桥梁、古河道、古民居、古建筑、名人故居和富有人文底蕴的城市环境文脉日渐变化和消失的情况下,亟须对这些有历史意义的地方作出艺术性的标识,或嵌入地面,或嵌入建筑物外墙,或铭牌展示。这样,  相似文献   
2.
洛夫的《石室之死亡》为组诗/长诗,具有大致整齐的形式:64首,每首2段,每段5行,共640行。组成的每一首诗以标号为序次,从1、2、3……直至64,不另取诗题。《石室之死亡》以煞尾句营造崭截语势;以排比修辞形塑等待、栖止之感;以逗号作为所欲强调的分隔,或并两句为一句,处理本来可能增加的行数;在每小节五行的短秩之内表现唾手可得的警句;以"住于不住,不住于住"为内容与形式奇诡搭配的结果。因为固定的形式,飞奔辐射的各种想法不致于溃散无归;因为生灭变幻的生命情境,从一而终的结构不致于沉闷、僵固。这是一首攀缘于传统形式,在强烈的主体性与汪洋般的潜意识中释放紧张的诗。10行的最初设计经过丰约不一的剪裁,最后为了集结再统一为每首10行。就外部形式与思维意蕴检视,它不是以形式为先导再填入文字;更不是意念先行的创作,而是一个意念又一个意念,或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因宜适变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一] 我国著各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曾创作了一篇精妙短文《施氏食狮史》: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十狮,恃矢势,使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失食。  相似文献   
4.
越人石室土墩墓与华南悬棺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苏南浙北一带的石室土墩墓是先秦越人的墓葬 ,分布在华南地区的悬棺葬是战国以后越、濮、僚、人及其后裔的墓葬。两者在时间上前后相继 ,在文化上一脉相承。从石室土墩墓和悬棺葬的时空分布可以看到古代越人的迁徙和越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广州石室教堂是近代西方天主教会在广州兴建的规模最大的教堂,是历来广州教区主教座堂,是由广州第一任主教法籍传教士明稽章(Guillemin)主持修建的。中法《黄埔条约》签订后,明稽章作为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派驻广州第一任主教,凭借法国对天主教在华传教的支持,倚靠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资金援助,在广州修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天主教堂。  相似文献   
6.
《慵石室诗钞》系潮州现代诗词名家石维岩诗词作品集。饶宗颐系石铭吾后辈,1994,饶宗颐教授特为《慵石室诗钞》作序。他的序文,以文言为之,字凝句炼,感情深厚,见解精湛,人伦情怀与诗学思想交相辉映,不仅在饶宗颐的序跋中据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还是一篇重要的诗学文献,极具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历代文献和辞书对“祏”字的释义多为“藏主石函”,事实上这一解释是对该字的误解误用。文章从字形、古音、文化背景等方面着手,证明“祏”的本义应为神主,同时将通过对“石室”一词的解释来揭示出现这种文献误解误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9.
文翁化蜀是蜀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巴蜀乃至全国吏治、文教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翁化蜀的结晶集中体现在文翁石室上.经东汉高联修复学堂及兴建周公礼殿、西晋张收增益圣贤图像、后蜀毋昭裔刊刻蜀石经,到两宋时,石室讲学盛况空前.经元代的中衰,明代的战乱,石室终毁于张献忠之乱.经清初的复建,石室延续其教化功能于后世.文翁化蜀的盛举实际上是通过引进中原文化、继承弘扬巴蜀传统文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文翁,名党,字仲翁(前156-前101年),庐江舒人也."为蜀郡守"之时,"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以教育吏民,使蜀地"大化".死后,"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