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今年以来,铜罐驿镇按照“强化基础、整合资源、培育支柱”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基础设施建设和存最资产招商为突破口,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花大力气改善发展硬环境,优化发展软环境,实现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丁健 《城市》2016,(12):3-10
到2050年建成全球城市是上海的发展目标.要达到这个宏伟的目标,必须构建强而有力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和相应的软环境与硬环境的保障功能.因此,在构建和提升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进程中,强化城市软环境与硬环境的保障能力显得必要和迫切.笔者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推进思路和路径,保障上海实现全球城市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日前.安徽省台肥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强化企业用工服务的意见》,强调要把优化用工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坚持软硬环境建设同时推进。努力解决结构性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太效应"在贫困地区表现为人才、资金等社会资源大量流失。这是人才、资金等社会资源自身运动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追求的是效益的最大化,人才追求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贫困地区的发展急需资金和人才,而恰恰是因为贫困,这些地区又难以留住资金和人才,从而使贫困地区陷入了"马太效应"怪圈。  相似文献   
5.
6.
信息短波     
《四川统计》2009,(2):49-49
四川今年力争完成房地产投资2000亿元;四川获世行5.1亿美元贷款用于灾后恢复重建;四川投资500亿改善硬环境;四川省质监局20条措施服务企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四川79个大项目拉动文化产业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也是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企业对日本的投资却极为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日本的投资环境和相关政策缺乏了解.总体看,日本政府对利用外资一直持积极态度并采取了多项吸引外商的政策措施,而日本投资的硬环境更堪称世界一流,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来说,在日本投资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投资风险也比较高.因此,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日本的投资环境,准确地把握投资机会,正确地选择进入策略,对日投资才有胜算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李静 《人才瞭望》2010,(2):68-69
学校环境是指学校教育活动所必须的客观条件的总和,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学校环境是社会的微观环境,是人才成长的重要依托,影响人才素质的优化。本文主要从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来探讨学校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入世以来FDI进入我国服务业的新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和对外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FDI进入我国服务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无论是进入的规模和速度、产业投向还是进入方式及经营战略都作了很大的调整,并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FDI加速进入我国服务业,一方面弥补了我国服务业发展资金不足的状况,提升了我国服务业的效率,促进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但另一方面,对我国服务业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对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安全也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服务业FDI,我国应该遵照WTO有关规则,积极稳妥地推进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正确引导FDI流向,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在致力于营造有利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完善国内有关服务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加强对服务业FDI的监管,保障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10.
硬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软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关键。软环境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 的牵动作用,目前各地经济发展的竞争,实质上是软环境的竞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对促进发展至关重要。文 章介绍了优化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优化环境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