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0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5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60篇
社会学   34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2.
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催生了"碎片化"阅读现象,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阅读可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既表现为大众现象,更十分普及于大中专学生群体。就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来看,中职学生"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同在,不能回避这样的客观现实,扬长避短、借力发力才是实事求是的必然选择。所采取的对策应包括:支持和利用,理性和引导,交流和思考。而最终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以耕地“非粮化”面积达90%以上的Z市J区Y镇为案例,研究了政策碎片化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发现,“单兵突进”的征地拆迁政策、“效力渐弱”的种粮补贴政策和“前后矛盾”的地方产业政策都是影响耕地“非粮化”的重要因素。建议从整体性视域出发,采取构建整体性政府行政机制以恢复农田系统、补贴政策由“种粮”向“收粮”转变、强化系统治理以统筹产业发展与耕地保护等治理对策,以有效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  相似文献   
5.
"微时代"浪潮的到来,以一种革命性变革的方式挑战着传统的美学思维与原则,碎片化审美成为一种日常,呈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时空被打碎,各种碎片化的信息替代了整体认知.碎片化审美满足了现代人对审美活动的新需要,同样也带来了诸多困扰.审美是人存在的本真显现,哲学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守望人的本真存在,"微时代"下的碎片化审美,使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遭遇了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生产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广州同德围地区这一空间演化、历史变迁与现实矛盾的剖析,分析这一原本发展底质和基础较弱的地区如何建构、演绎和强化为一种作为贫困区的社会空间。由于人口、产业、产权和开发主体构成的复杂性,这一地区在空间上呈现一种叠合式的区隔特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机会匮乏,阶层固化特征明显,导致本地出现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树立发展共同体的思维,强化本地与广州城区的社会网络联系,打造开放与流动的社会空间,应是本地区脱贫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概念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针对"互联网+教育"在高职课程教学建设过程的实践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融合式泛在教学平台"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动态分配、使用策略的构建策略.在此过程中,以解决教学资源碎片化为核心思想,依托《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为试点,围绕大数据改善学习的三大核心要素: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底层生态的视角,考察新市民的社会生活。研究发现,由于工作性质、经济收入、个人禀赋、社会网络等因素所致,新市民群体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特征。重建新市民的社会生活,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管理为切入点,缩小新市民与原城市居民两大群体的社会距离,帮助新市民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创新也在基层。改革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解决基层社会治理的碎片化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整体上进行推进。形成党领导下多方参与、互动协作、共同治理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实现民心在基层凝聚,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切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从"理念"到"实践"的转换。这对于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加快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媒体融合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碎片化特征及高校图书馆的重聚力量,分析了激发高校图书馆重聚力量的要素及重聚的模式,提出了碎片化与重聚视野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