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刀剑信仰与日本人的武力崇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原始神道把剑作为神体加以崇拜 ,形成早期的刀剑信仰 ,这是日本人武力崇拜的开始。日本中世以后 ,武士的产生和武士道的形成 ,使日本人的武国观念得到强化。近世末期 ,民族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急剧膨胀。近代以来 ,随着军国主义的产生 ,武士道精神和武力崇拜观念恶性膨胀 ,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给亚洲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  相似文献   
2.
神道设教”一词最初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易传,》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教化形式,它却是十分久远的,可以说它与鬼神观念的出现同步。原始时期,世代相传的敬神事鬼的形式中就包含着神道设教的意义,但并非由统治者命令所形成,而是社会习俗的表现。商周时代众神所在的“天国”观念的发展使得神道设教有了更强大的思想背景,“百众以畏,万民以服,”神道设教影响巨大。春秋战国时期有些思想家将“神”内化为人自身的精神。他们对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从根本上动摇了神道设教的思想基础。然而,神道设教仍然是当时社会习俗的主流。儒家学派将神道与礼俗融汇,这对于整个古代中国的社会思想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程朱理学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自13世纪初传入日本后,不仅影响了日本的思想界,而且也为日本近世出现的神道理论的儒学化奠定了社会基础。其中,儒学家林罗山所创立的神道理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比较深。林罗山在反佛、排佛和神佛混杂的同时,提出了“神道即是理”、“王道、神道理一”、“神道、人道一理”和“儒家之中兼有神道”的思想。运用程朱理学对传统神道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以日本企业文化和神道为视角研究日本人和神道的关系,从神道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出发,研究神道教义对日本人意识形态的影响,通过分析日本企业中的祭拜文化、和文化、忠文化等独特企业文化和神道的关系,研究神道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作用。得出结论为受神道影响形成并存续至今的企业文化对日本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符合日本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在新的经济背景下,需要在保持神道教义和传统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改良措施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吴晓蕾  王楠楠 《可乐》2010,(11):20-20
李嘉诚:四方大厦抵煞气 2007年,李嘉诚搬离居住43年的深水湾临海大宅,与长子李泽钜一家移居南区寿臣山新居。李嘉诚的旧居,向来被视为“阴阳聚”的风水宝地,有助于财运。寿臣山新居风景怡人,在风水上讲却是舍水取山,财运稍逊。李嘉诚为何要多此一举?谓曰:财富已足,希望晚年添福添寿。  相似文献   
7.
提起日本文化,在人们的印象中它只不过是先“借鉴”了中国文化,后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而已。似乎日本文化并没有什么可谈的。日本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化?回答是肯定的。本文将从神道思想、耻感文化、集团意识、岛国根性这四个构成日本文化的重要因素来探寻日本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8.
吉田茂的皇国史观包含着皇室中心论、天皇无罪论、否定对美战争论、神道观等内容.吉田茂的这种历史观不是战前日本皇国史观的简单承继,而是有新的发展,如象征天皇制下的皇室中心论和新时代的国家神道观.战后50年代吉田茂的皇国史观成为日本政界的主流历史观,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9.
人道主义在西方文学领域是难以回避的,因为它贯穿了资产阶级文学的始末。本文从文学的角度,在伦理道德的层次上,对欧洲文学中的人道主义重新作了评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与汉代石阙艺术相关的历史文化、建筑艺术、画像艺术、铭文艺术等研究文献的梳理和归类,厘清汉代石阙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重点。从现有研究文献的分类看,文献主要集中在地域范围内的汉代石阙艺术考古研究、历史文化研究、建筑艺术研究、个别画像艺术研究及铭文书法艺术研究上,对汉代石阙艺术在地域之间的比较研究以及在整体性的艺术研究上尚存在盲区和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